【#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绘本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探究》,欢迎阅读!
![美术教育,探究,幼儿,应用](/static/wddqxz/img/rand/big_34.jpg)
绘本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绘本中蕴藏着很多可借鉴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注入新鲜的活力。本文便以笔者实际教学经历为蓝本,主要从如何巧妙应用绘本中的价值资源?又如何运用绘本的画面内容设计美术教学活动两方面入手,希望可以通过这次教学应用探究,推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绘本内容、课堂活动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由大量图画和简单文字构成,具有一定的主题性和简短故事情节。绘本主要受众为学前幼儿和学龄儿童,因此其阅读内容的选定也多以启蒙儿童审美、奠定儿童正确价值观为主要功能。通常以寓言童话故事、科学小知识、科普等为主要故事形式。所以绘本无论是在画面构成上,还是文本内容上均对幼儿美术的综合发展具有启发与提升作用。
一、汲取绘本构成要素,培养幼儿审美意识 1.色彩
每一种色彩都具有独特的力量。正如牛顿所发现的色彩心理学一样,不同的颜色会给予观者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绿色让人感到舒缓清新;黄色则有一种警告警示的作用;蓝色却使人觉得辽阔等等。色彩是最基本的美术元素之一,在大部分绘画中都离不开色彩的作用。通过提取绘本中的色彩运用与搭配,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色彩的基本认知。比如笔者拿出绘本《小黄和小蓝》,用小黄和小蓝拥抱在一起变成了小绿的故事来给孩子们传递有关色彩的基本知识。与此同时,笔者发现颜色的融合与变化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时应顺势提取绘本中的色彩概念,设计相关的色彩心理感知活动,丰富幼儿的色彩体验。
2.点线面
无论是在视觉设计亦或是纯绘画中,点线面都是一个画面中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是画面的骨架。然而尽管点线面是形成画面最基础的元素,但是其背后的原理确是复杂难懂。因此笔者认为在幼儿美术阶段,只需让幼儿初步了解点线面的特质便足够了。笔者为了让幼儿了解不同面的特质区别,选用绘本向幼儿展示面的具体应用。例如笔者选取绘本《四季》中的水墨画,其中由墨水随意泼洒上去而形成的面,叫做随机面。随机面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自然感与偶然性,具备不可复制的独特艺术美感。再比如笔者为幼儿展示绘本《月亮忘记了》中的各种月亮图鉴,讲解几何曲面具有严谨规整,富有弹力且柔软的视觉特质。
3.构图
构图定义是指将画面按照一定规律法则来进行整体布局,包括构成元素在画面中的位置、视角、比例等。这部分知识对于幼儿来说较为深刻,不太容易理解。因此通过绘本这种通俗易懂且直观的美术形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知识难点,从而了解构图背后所蕴藏的创作意图。在课堂上,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绘本《一闪一闪小星星》中的画面构图,讲解作者通过将花丛的位置安排在右下角,而上部留有大片星空位置的布局构图,来实现将读者注意力集中在漫天星空上的创作意图。同时这种不对称的构图,也为读者塑造出大仰角的视觉感受。右下角的花丛担当了前景的作用,拉开画面层次。通过这种对绘本构图的挖掘,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意识与绘画思维,让幼儿在今后的创作中一一实践。
二、利用绘本内容的艺术价值,设计美术课堂活动 1.选取幼儿喜欢的形象进行涂色填画
鉴于近年来,填色游戏的兴起为很多孩子带去了快乐,笔者便将这一模式拿来,当做色彩训练的一种趣味游戏。笔者首先选取学生们感兴趣的形象,比如小兔子来提前绘制好黑白线稿,复印出份数纷发给孩子们。然后布置作业要求,让幼儿去思考采用什么色彩搭配可以满足老师的要求。例如笔者向学生要求分别利用不同的配色表现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和高冷神秘的小兔子。在线稿不变的情况下,只靠颜色的变化来完成要求。这样的填色训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体验涂色的乐趣,同时也让孩子们对色彩所传递的情感有进一步的理解。
2.寻找有艺术价值的画面内容进行联想
在绘本中选取有艺术价值的画面,带领幼儿进行联想可以激发孩童想象力。笔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便选取了绘本《向左走,向右走》中的台阶留白画面,让幼儿进行联想,比如续画台阶背后的故事,展示台阶背后的一万种可能,从而有效引发孩子们进行头脑风暴。同时鼓励幼儿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积极尝试各种自己喜欢的绘画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3.寻找与幼儿生活有联系的画面进行自主创作
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便是引导学生发现美、锻炼学生感知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知为画所用”是必须要进行实践的。笔者举例绘本《抱抱》的故事内容,以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为故事主题,笔者让每个孩子回忆并讲述自己的爸爸妈妈平时在家是什么样的?你是如何感知父母的爱?切实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并简单的画出来。这种通过选取与幼儿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绘本画面,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感知画出来。相反,如果布置的内容过于大而空,孩童没有相应的认识,那么势必不会有相应的创作灵感。
1. 总结
绘本以绘画性为主,故事性为辅的特征完美契合幼儿美术教育的推进要求。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引入绘本这一形式,既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也有利于孩童学习兴趣的开发,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的展开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c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