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本科生党团共建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育人功能

2023-01-01 16:2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加强本科生党团共建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育人功能》,欢迎阅读!
党团,育人,共建,本科生,充分
加强本科生党团共建充分发挥党团

织的育人功能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搞好这一组织的建设是保持党在高校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所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学生人数大幅增加,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本文着重从加强党团共建角度谈谈如何在新情况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 党团共建 育人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前提条件

1.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保持高校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在深入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对于高校而言,要牢牢记住我们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加强党在高校的力量,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要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含义就是要把广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也要培养一批先进的青年学生成为具有远大理想,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学时代既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塑造品格、确立信仰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必须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以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 3.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党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决定的。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要教育和引导每一个党员掌握履行工作职责所必需的本领,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另一方面要着力培养优秀青年学生使他

们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成为党组织的新鲜血液。

二、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

1.组织体系严密。在党团组织的机构设置上,年级辅导员一般都兼任党支部的书记使工作内容互相渗透。团支部书记尽量由党员兼任,加强班级工作政治导,这种组织体系对于班级工作,对于团的建设、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2.推优程序严格。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中,为保证质量,党支部要坚持严格的“推优制”,即不经过团组织推荐的团员不能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中,支部党员负责考察,同时把考察写实反馈给本人;在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年级党支部拿出初步的发展计划,征求团支部的意见,对评价不过关的暂缓发展。这一运行机制的实行加强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推荐工作的严肃


性和客观性。

3.发展目标明确。坚持标准、不降低要求是文学院党员发展的基本原则。我们坚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全面衡量,严格把好入口关,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绝不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忽视党员质量。

三、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

1.搞好入学教育,发挥党团组织对学生的思想启蒙作用。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常关键,它是大学生活的开端。

2.建立党员责任区,发挥党员的引导教育作用。壮大积极分子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对责任区学生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党支部每隔一定时间就要对责任区的工作进行检查,这既是对责任区工作的检验,也是对党员的考核。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突出党员的“三帮三做”,即帮思想,做解开同学思想疙瘩的钥匙;帮学习做带动同学学习进步的齿轮;帮生活,做滋润同学心灵的露珠。 四、建立系统的培养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

1.以团支部为阵地加强基本素质教育。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刚刚入学的新生,在中学由于学习抓得紧,相对来说思想教育受到一定冲击,从历届新生的入党申请书中和座谈中我们看到,他们对党的认识还很肤浅。

2.以党支部为阵地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为加深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和理解,领会党的方针政策,我们利用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支部和分团委一起在指导理论学习小组的学习方面下功夫,学习内容由党支部确定,主要帮助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加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3.以党校为阵地加强党的系统理论教育。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经过入学育、理论学习小组学习之后,其中一部分同学被选送到学校党校进行理论学习。培训的重点是关于入党动机、党建理论、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没有参加学校党学习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学生不能发展入党

五、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保证

1.要严格要求,有些学生党支部实行的“三个一”的制度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即每学期每名党员必须对责任区内每一个送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进行一次谈话;每学期召开一次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每学期在责任区内组织开展一次活动。通过党员与学生的充分接触、了解树立了党员的威信,促进其模范作用的发挥。 2.实行目标管理。依照党员的八条义务,党支部将其内容具体细化,采取党员个人、党小组、党支部“三级落实”,对每一名党员的目标落实情况采取“三级考核”,即群众、辅导员、党支部对党员的三组考核,加强其发挥模范作用的自觉性。

3.建立监督体系为促进党员履行党员义务,使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激励党员塑造良好的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Z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