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保健品当药吃

2022-12-27 23:52: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别把保健品当药吃》,欢迎阅读!
保健品
别把保健品当药吃

食品当成保健品甚至药品使用的现象在广大消费者中普遍存在,以致延误疾病诊治的事件时有发生。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发酵行业生产力促进协会和健康时报日前举办的科学认知纳豆专家研讨会上,专家提醒消费者注意—— 食品、保健品和药品不是一码事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 罗雪云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研究 周宇光

纳豆是以大豆为原料引入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而成的一种传统食品它起源于我国,流传到日本后已有1000多年的食用历史90%的日本人都有食用纳豆的习惯。纳豆产品包括鲜纳豆、纳豆胶囊和各种休闲食品鲜纳豆只是普通食品不能把它等同于保健食品目前我国生产以纳豆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很多,但迄今我国批准的以纳豆为原料的保健食品只有5(登录卫生部网站即可查询)根据规定,以纳豆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仅有辅助降血脂和免疫调节两项保健功能。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纳豆激酶胶囊却声称脑血管病患者服用“有溶血栓、改善脑梗预后、预防冠心病等功能”,这种现象非常令人担忧。因为溶血栓属于医疗行为,弄不好反而可能引发出血或栓子脱落,进而导致中风。

建议 让消费者懂得区分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重要性,不要把食品保健品和药品当成一码事。食品就是食品保健品就是保健品,药品就是药品,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服务对象。比如纳豆跟纳豆激酶的关系,好比咖啡和咖啡因。咖啡可以作为普通食品经常饮用,而咖啡中的成分咖啡因属于药品,不能擅自服用。这是有严格区别的。 声称能治病的食品是假药

中国保健协会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会长 张大超

在美国FDA官方网站上公布的一个关于纳豆激酶的正式文件明确指出,如果公司宣称强化了纳豆激酶的产品有治疗、缓解或治愈疾病的功能,即可认定它是违法的。因为如果公司宣称其有治疗作用,就表明它是药品,而这种药品又未获得批准,因此可将其视为假药予以查处。

建议 我国主管部门可借鉴国外的方式,对于声称治病的产品按假药予以惩处。消费者可将鲜纳豆作为普通食品进行选购,但选择纳豆保健食品则应认准由卫生部批准的有小蓝帽标识的产品。

保健品“上天入地”何时休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胡晓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 魏益民

比如说普洱茶,从说它没有什么营养保健价值到被捧得很高,后来又被贬得很低。其价格也从几毛钱、几块钱,发展到几千元钱,之后又降价。之所以出现这种食品和保健食品复被捧上天又被打入地的状况,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缺乏扎实的科研投入,包括基础理论研究


和创新研究任何一种保健产品,只有拿出我国自己的实验室数据,才能走出“上天入地”的困境,使之更好地为百姓健康服务。

建议 企业应把眼光放远些,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踏踏实实做研究媒体也需本科学认知的态度,对保健品进行恰如其分的解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Vl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