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家基本建设能力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欢迎阅读!

国家基本建设能力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国家基本建设能力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域”进行阐发、阐释,二是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三是有具体有效的建构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现代国家治理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现代国家治理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与我国国家治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我国国家治理历史经验的理论提升,深深扎根于当代中国社会土壤。
在着力解决的“问题域”方面,体现了现代国家治理观的特质、特点、特性。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理论的源泉。任何一种有生命力、成长性的理论都是为了解决某一特定的基本问题的需要而建构的。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深刻指出: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现代国家治理观着力要破解的则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国家”这一基本问题。制度是破解这一问题的要害、“关键词”:“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重点关注的是现代国家制度“是什么”的问题,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怎样建设国家”关注的是国家制度体系如何有效运行的问题,即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于这样的理论逻辑,现代国家治理观着力解答的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国家制度、如何有效运行现代国家制度”这个根本性问题。
方向带有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方向如果把握不准、不清,往往会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南辕北辙。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社会主义为取向、为目标,绝不能重走西方现代化往昔的发展路径。
西方国家现代化奉行的是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压榨压迫的路径,承载着强制、强迫、强压的基因;而中国的现代国家治理走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从本质上看充盈着和平、和谐、和睦、和善的音符。概言之,中国现代国家治理既呈现现代化的成长趋向,也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要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为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现代社会供给了新动力、灌注了新动能。
正因为我们没有拄着别人的拐杖而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成功建构起一套不同于西方而独具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而扎根于中国大地的成长道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P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