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国后武汉大学》,欢迎阅读!
![武汉大学,建国后](/static/wddqxz/img/rand/big_5.jpg)
建国后武汉大学(1949-2000)
1949年5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武昌。6月,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接管国立武汉大学。8月24日,国立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成立,取代学校原有的校长制,成为全校最高领导机构。
20世纪50年代初,根据国家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武汉大学进行了历史上的第三次院系调整。
1950年,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组合并成立武汉大学水利系;医学院分出,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即后来之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952年,河南大学等校的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水利系合并成武汉大学水利学院;农学院分出,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即后来之华中农业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即后来之中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
1953年,工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华中工学院(即后来之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1954年,水利学院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即后来之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经过这次院系调整后的武汉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下设
中国语言文学、俄文、历史、法律、政治经济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9个系以及图书馆学专修科。学校的实力大大的削弱了。武汉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李达(1890-1966),1953年2月至1966年8月任武汉大学校长
1956年,恢复哲学系。
1958年,恢复外文系。
1960年10月,武汉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高等学校。
从1953年到1965年,武汉大学的办学规模有所扩大,学科分布渐趋合理,专业内涵在逐步延伸,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开始形成。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这场十年浩劫之中,李达校长以及一批德高望重的教授被迫害致死,学校的各项事业也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改革开放以后,学校事业迅速走上正轨,整体实力显著上升,并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推行了一系列从教学内容到管理体制的改革措施,包括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转学制、导师制、插班生制、学术假制、贷学金制、研究生中期分流制度等,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武汉大学也由此被誉为“全国高校中的深圳”和“中国高教改革的试验区”。
1978年,从理科中分出三个新系,即计算机科学系、空间物理学系、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
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学院。 1986年,经济与管理学院分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成立法学院。 1988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建筑学系。
1990年,成立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1992年,成立政治与行政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1993年,武汉大学举行百年校庆,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哈佛大
学校长在贺信中称赞武汉大学办学成就斐然,是一所“世界级的大学”。
1994年,空间物理学系与无线电信息工程学系合并,成立电子信息学学院。
1995年,武汉大学成为首批进入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成立新闻学院。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1996年,成立旅游学院、律师进修学院、哲学学院。
1997年,成立文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化学学院。 1998年,成立历史文化学院、留学生教育学院。
1999年,院系重组,由16个学院、3个直属系改组为9大学院,即:人文科学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大众传播与知识信息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O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