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 》,欢迎阅读!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拟
传统教育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现代教育那么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和思想家杜威对当时逐显刻板化的传统教育的改造。
赫尔巴特和杜威,这两位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往往被人们看作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教育思想的代表。我想,其局部原因是杜威及该学派人物举起“批判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旗帜,标榜自己为“现代教育〞的革新派而形成的历史观念,另一局部原因那么是后来者们在研究他们的教育思想时,夸大了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并推向极端而带来的种种误解和错误。但是如果我们摒弃这种“非此即彼〞对立的思想方法来研究教育史上不同学派的思想,就会发现,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并非完全对立、不同的,相反,还有不少共同之处,杜威的教育思想于赫尔巴特学说而言,除了批判,还有继承、包融和开展。下面就让我们试图跳出“对立〞的传统模式,从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学理论、历史地位等方面,深入了解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内容及异同点,从而加深我们对教育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
传统教育派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
.
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开展学生多方面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法〞。传统教育派还认为“训育即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的态度应该是温和的,方法是进行道德行为训练。传统教育派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作用,教学阶段有机械化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现代教育派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之内,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的步骤,而不应该从教育的外部去寻找一个目的强加给教育,即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从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教育理论应该排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看似矛盾的二元论〔比方工作与游戏、劳动与闲暇、普通科目与职业科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有机统一起来。现代教育派强调儿童中心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
传统教育派把学生比做“船〞,把教师比做“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而现代教育派把学生比做“太阳〞,把教师比做围绕太阳转的“地球〞。看起来两者是完全对立,互不相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绝对,他们都强调个人道德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为的是使学生适应现实与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J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