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4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欢迎阅读!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48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 动物界存在着大猫教小猫抓老鼠、大鸭教小鸭游水的现象,说明动物界存在教育。
正确答案:错误。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动物在养护幼仔方面虽然与人类抚育后代有些相似,但动物的活动只是一种本能活动,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反射活动。人类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动。无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在动物界也有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生。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勒图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他们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生物起源说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仅仅着眼于外在行为,未能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未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了。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
2.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正确答案:错误。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培养什么人或如何塑造人不是从个体的愿望出发的,而是从社会的需要出发的。当然,合理的教育应该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一致。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对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教育的对象是人,培养人当然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是人从来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双重统一体。教育就是要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促使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 知识模块:教育与人的发展
3. 荀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孟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
正确答案:错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这是孟
子人性说所探讨的问题,而荀子所讲的人性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
4. 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正确答案:错误。根据原始人群时期教育产生的事实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始社会后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教育逐渐分化出来,出现了学校的萌
芽,但教育的专门场所和专职人员尚未出现。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史
5. 《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正确答案:错误。 《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由昆体良创作,是昆体良约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书中阐述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最高道德修养的演说家。 演说家的培养分为四个阶段:即家庭教育、初级学校、文法学校及雄辩术学校。昆体良非常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可以在德行和知识方面为雄辩家的培养打下初步的基础;主张应尽早让儿童接受学校教育,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他看来,学校里学生集中,不但有结交的环境,也有竞争的、互相观摩学习的机会,因此,从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都能很快地胜任演说家的角色,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关于教学理论,在总结长期教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昆体良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倡导因材施教。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坚决反对体罚。《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但称其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说法是错误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昆体良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文艺复兴时期,久已失传的昆体良的著作从积尘中被重新发现,立即光彩夺目,对人文主义者和教育家,对夸美纽斯等后世思想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知识模块:外国古代教育
6. 《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
正确答案:正确。 1926年,以哈多为主席的英国调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英国中等教育的报告,该报告被称为《哈多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儿童在11岁以前所受到的教育被称为初等教育;(2)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到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被称为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设立四种类型的学校:文法学校、选择性现代中学、非选择性现代中学、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3)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合适的学校,应当在11岁时进行选择性考试。《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哈多报告》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
7. 实验教育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倾向是不可避免的。
正确答案:正确。实验教育学主张学生的学习,首先通过观察,获得印象,构成知觉感受;其次是把所获得的印象和知觉进行加工整理,最后付诸于行动表现。它强调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实验教育学有一定的合理成份,但是其本身亦有无法克服的缺憾。
如像教育目的这样涉及价值的判断和选择的问题就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时,它就走上了教育学研究中的“唯科学主义”的迷途,受到来自文化教育学的批判。 涉及知识点:外国现代教育
8. 新行为主义把人类的学习仅仅归结为操作性条件作用,忽视了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正确答案:正确。新行为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提倡程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它有助于学习理论的发展,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它忽视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别,把人类学习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作用,具有机械主义的特性。 涉及知识点:外国现代教育
9. 荣格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整体型和系列型,人们用这两种相反方式来看待世界。
正确答案:错误。荣格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类型:内倾的和外倾的,人们用这两种相反方式来看待世界。 涉及知识点:心理发展与教育
10. 做笔记是一种精细加工策略常用的学习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做笔记是一种精细加工策略常用的学习方式。 涉及知识点:教育心理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G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