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年定点联系帮扶村主要做法及成效总结》,欢迎阅读!

定点联系帮扶村主要做法及成效总结
定点联系帮扶村主要做法及成效总结 坚持综合施策助力脱贫增收——区城管局
xx村距县城24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总人口254户954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63人。2016年以前,该村无一条硬化水泥路、无一间党员活动室、无一个卫生室、无一块文化活动场地、无一分集体经济,属于典型的“五无”贫困村。 针对该村的落后现状,区城管局按照“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帮户与帮村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补短板、夯基础、兴产业、育思想,初步形成了村容整洁、产业兴旺、收入稳定、生活幸福的生动局面。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领导带头,凝聚帮扶力量。领导力量是推进脱贫致富的重要帮扶力量。区城管局局长xxx带头示范,先后8次深入该村实地调研,亲自研究帮扶规划,制定帮扶措施,开展督促指导。分管副局长对帮扶工作落实情况每月一督办,每周一总结。区城管局各科室多次进村入户,了解贫困群众生活需求,解决实际困难。驻村工作队一线蹲点,协调落实各项帮扶任务,形成了强大帮扶合力。一年来,先后为该村争取、协调、捐赠帮扶资金近500万元,为推进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项目推动,改善发展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致富的前提和关键。区城管局坚持把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协调争取项目支持,努力改善发展条件。一是积极改善出行条件。协调落实专项资金100万元,新建村社道路9.85公里(其中, 4.5米宽的沥青路2.5公里),硬化入户便道6公里,基本实现硬化道路户户通。二是积极改善生产条件。协调落实小微水利、土地整治等项目建设资金200万元,新建渡桥1座、石河堰2处、蓄水池6口,维修山坪塘3口,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发展空间。三是积极改善生活条件。协调落实扶贫专项资金162万元,完成“三建五改”178户,安装自来水141户,安装天然气42户,接入电信宽带85户,安装路灯60盏,有效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振了发展信心。
(三)坚持产业兴村,破解增收难题。按照“创点、连线、成片”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一是加快奔康产业园建设。指导该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合作社为主体,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380亩(另有500亩规划待建),栽植“青见”“沃柑”“不知火”等优质柑橘17000余株,套种花生、黄豆、绿豆等经济作物300亩,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动员社会力量,捐赠收割机1台、插秧机2台、旋耕机及配套设备10台,推进该村由传统生产方式向机械化生产转变。协调争取市农科院投入资金15万元,打造标准化产业建设管护示范点20亩,促进该村由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三是大力发展家庭经济。动员群众房前屋后建果园、菜园,发展庭院经济66户。同时,按照4000元/户的标准,由区城管局出资为25户贫困户入股产业发展金。实现“户户入园,家家建园,人人受益”。
(四)坚持党建带动,增强发展动力。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投入8万元,规范化建立了村级党组织活动阵地,并指导完善村支部组织建设。坚持把党小组建在产业园上,创新党建扶贫工作模式,实施“党委+党小组+产业园+技术协会+农户”党建联帮联建工程,将脱贫奔康产业园化整为零,以100-300亩的规模划分成立了3个产业园党小组,小组长由村“两委”干部或德高望重、致富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每个镇党委成员一对一联系一个党小组,每个产业园党小组配备一名农技员提供技术服务,确保产业发展有干部带领,有技术指导。同时,进一步健全党员干部协调指导园区建设管理工作机制和领导干部联系党小组责任体系,引导党员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到产业发展上。每个党小组成员结对帮扶1至2户贫困户。通过党组织带动,真正把把贫困群众吸附在产业链上,使村民从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D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