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庭教育】必须教会孩子的八大“求生”技能》,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必须教会孩子的八大“求生”技能
孩子五岁的时候,很多基本的生活能力都已经完善了,此时,家长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教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技能,这样才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好。 1.吃
孩子刚开始吃饭都是用勺子,但是到五岁时,就应该学会使用筷子了,而且这时候要渐渐培养小孩不浪费的意识,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吃饭不剩饭菜。端碗端水要拿稳,不可随意倾倒饭菜和茶水。 2.个人卫生
孩子要能独自漱口、刷牙、洗脸,知道早起晚睡要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自己去洗手,身上穿的衣服脏了要懂得自己去换干净衣服。大小便能够自理,女孩子要养成小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 3.着装
不需要家长帮手,会自己穿衣服,懂得辨别鞋子和手套的左右、衣服正反、裤子前后,并且知道将换下来的衣服叠一叠,放整齐,不乱丢乱扔。套头的衣服有些小孩不会穿,妈妈多做几次示范,教会要领,一般学习起来也不会太难。 4.问候他人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见了人就能脱口说出如“您好”、“谢谢”等。出门时要对家里人说“我出去了”,回家要说“我回来了”,吃饭前后要讲“那我吃了”、“吃饱了”、“真好吃”等。 5.做家务
五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家务活了,比如洗盘子和收拾玩具,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如何一步步操作,怎样对碗盘和玩具分类,分别放到相应的地方,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他必须在这些家务中负起责任。一旦他学会了对自己承担的事情,等到他一天天长大,他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6.问路
五岁的孩子应该要熟悉自己家和常去的地方之间的路程,一些不太远但是好记的道路,他应该走过一遍就能大致记住。并且,此时他应该还会一点基本的问路常识,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和住址,使有意帮助的人送他回家。 7.协调能力
五岁的孩子一般已经懂得交朋友,有固定的玩伴,当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发生冲突时,要懂得友好协商和宽容公平,在出现人际问题和矛盾时,有简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突破问题的方法,会与他人讨论、协商,然后尝试着解决问题。
孩子们需要做一些事情,教孩子们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并通过各种技能帮助维护和整理家庭内外的生活环境。解决生活冲突是培养孩子自信、帮助孩子建立内在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父母需要记住,孩子比成年人需要更多的鼓励。如果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孩子们会表现得更好,性格也会更开朗。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也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所以,把生活技能教给孩子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让他们可以独立生活,能够自己照顾自己,健康地成长。 8.教育孩子不要受到性骚扰
近年来,儿童性侵犯案件频频发生,是我们的保护不足吗?是我们的教育不当吗?其实,在这一方面的教育,我们中国的家长并非没有采取一定的保护与教育,而只是,这些保护准则缺乏可操作性。相反,英国在预防儿童性侵犯的教育直观、简单、易于操作,却非常值得我们借鉴!英国小学生守则里就有这样的内容: (1) 任何人不得触摸背心和内裤覆盖的地方
在对孩子提示时的用语不可以直接说隐私部位,因为孩子不懂这个词的含义,所以用孩子懂得的说法,可以对照孩子的身体说,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可以随便让别人看,不可以让别人随便摸,这样的做法直观而又明确,孩子也能够按照你的指示进行操作。 (2) 告诉你妈妈这个小秘密,不要保守坏人的秘密
在各种儿童侵犯行为中,侵犯者往往会用“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以防止孩子告诉家长,而孩子年龄小,有时候甚至不能分辨这是侵害自己的行为,很可能会听从侵犯者的话。
如果孩子在平时被引导与母亲分享秘密,孩子会习惯于告诉父母自己的经历,包括一些对他不正常的行为,他不喜欢这样的事情。 (3、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
诱惑孩子最成功的方式是什么?答案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糖果。不管孩子贪婪与否,你最好留意孩子的共同弱点和坏人的常见伎俩。确保孩子学会对陌生人送的任何东西无动于衷,不能吃或喝陌生人送的食物或饮料。同时,不要让坏人碰他们自己的食物、水杯等。 (4、不与陌生人说话
来看看英国人的优雅和智慧吧:坏人通常会说“我是你父母的好朋友”,并告诉他们的孩子不要相信他们不认识的人说的话;并且清楚地告诉陌生人他们的父母就在附近,或者用“爸爸马上就来接我”的话吓跑他们。
告诉孩子: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声东击西,趁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以引起路人的注意。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要嘱咐孩子“遇事不慌”,千万不要随“好心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的家中。
纵观英国小学生“守则”的主要内容,它是教孩子自我保护和自尊。除了强调两个清晰易懂的原则,即对具体事件的处理和反应,这是清晰、令人耳目一新和毫不含糊的,而不是冷淡、空洞和抽象的四(六)字法律规定。就像这句话“任何人都不允许触摸背心和内裤覆盖的地方”。乍一看,这似乎太简单了。事实上,它汇集了法律理论和人际关系的智慧。经过深思熟虑,我们知道它是非常严谨和全面的。
更直观,易懂易做,也容易举一反三;更显人文关怀,自我保护准则是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和他人无关,却又全部有关。这些不知道是否该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深刻思考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