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EHS管理【范本模板】》,欢迎阅读!
![范本,模板,管理,EHS](/static/wddqxz/img/rand/big_88.jpg)
EHS管理方案
一、EHS管理目的
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提供满足OHSAS18001体系和ISO14001体系要求的行政服务,特制定《EHS管理大纲》。 二、适用范围
本大纲所称EHS管理包括涉及的消防安全、物理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宿舍安全、员工健康指导、员工保障保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及分包方EHS管理等。本大纲适用于所有管辖区域、业务及服务人员. 三、总则
1. EHS管理须融入日常业务工作中,EHS工作应促进管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保障服
务顺利正常进行;
2. 各项业务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工
作原则;各业务及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业务相关的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履行安全责任,规范业务运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 业务部门主管是EHS第一责任人,应加强对EHS管理工作的领导,将EHS管理工作纳
入工作业绩评定指标。EHS小组负责建立相应考核激励机制,促进业务部门工作开展.
四、EHS工作大纲
(一)、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
1. 危险源识别评估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初次使用新物业和供应商时候应进行全面系统的危险
源识别。正常投入使用后,物业服务供应商每月进行回顾和更新,提交《危险源辨识、评估和控制策划表》.EHS每半年开展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检查。
2. 物业EHS小组协助各部门针对重点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或安全管理方案。 3. 物业EHS小组协助各部门每年定期对《重点危险源控制表》及相关安全规定或管理方案进
行评审;确保《重点危险源控制表》有效,及相关安全规定或管理方案有效可行。 4. 片区监管人员和物业供应商对重点危险源开展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的讨论,输出清单,
并定期检查和培训。
5. EHS小组、片区监管人员和物业供应商根据自己的职责,拟制TOP危险清单,导入EHS风险
数据库,按照电子流要求监控危险源控制情况。
(二)、EHS目标指标及管理
1. 内服各区域及业务综合考虑法规要求、持续改进、EHS风险、财务运行要求和客户要求制
定本区域或业务的EHS目标指标,如可行,目标指标应予以量化.
2. 为实现目标指标的达成,需制定可监控、可执行的方案,包括责任人、费用、方法和时间
表.
3. EHS专员每季度对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对没有及时完成的进行提醒,对滞
后的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通报。
(三)、检查与纠正
1. 内部服务管理委员会检查包括业务日常检查、审计考核、主管或EHS专员抽查和内审,日
常检查分日检、周检、月检三级进行;
2. 通过主管或EHS专员巡查和内审对业务日常EHS检查进行质量评估,并计入对业务部门
EHS工作的管理评估;
3. 各业务安全检查实施前应发布检查通知,明确检查分组、检查内容和本次检查重点、问题反
馈和整改要求等内容。
4. 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EHS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和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问题应立即整改,不
能现场完成整改的问题需进入问题改进电子流进行跟进.
5. 各业务日常检查完后应输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检查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对整改情
况进行复查,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部门,按相关奖惩规定处理;
(四)、应急预案与响应
1. 内部服务管理委员会EHS领导组组织识别业务过程中的重大风险,制定内服综合应急预案,
明确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防预警系统、报告程序、应急响应分级和应急保障等。 2. 各业务负责建立业务重大风险专项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的操作程序。
3. 内部服务管理委员会EHS小组每年须定期组织对应急预案组织进行1—2次演练,提高应急响
应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损失与影响降到最低。
(五)、安全事故事件调查处理
1. 安全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向上级主管和EHS接口人报告,业务主管和EHS接口人接到
报告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有应急预案的按应急预案执行,防止事故和损失扩大,并妥善保护好事故现场;
2. 轻微、重伤事故事件由业务主管和EHS接口人组织调查,调查报告报内服EHS工作组备案;
死亡事故由EHS领导组和公司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3. 对涉及事故的责任部门、单位或责任人员的处理,由内服干部部根据调查报告及公司相关
规定进行处理.对由于安全制度不完善、无风险识别或没有制定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没有落实,直接或间接造成安全事故事件发生的,业务部门相应负责人承担管理责任。
(六)、培训与宣传
1. 内部服务管理委员会EHS小组组织各业务部门收集培训需求,编制EHS培训计划;
2. 内部服务管理委员会EHS小组和业务部门共同定期组织业务相关的EHS宣传,包括但不限于
消防宣传、安全宣传、饮食卫生安全、医疗卫生知识、交通安全知识等,提高员工健康安全意识。
3. 内部服务管理委员会EHS小组和业务部门应将事故事件教训、工作经验、宣传经验、项目运
作经验等编写成案例,在内服组织宣传学习。
4. 进入特殊岗位工作的员工,包括分包方,在上岗前都必须进行岗位安全专项知识培训,经考
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6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