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资料

2023-01-28 00:09: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资料》,欢迎阅读!
培训资料,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1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很多,主要有:《安全生产法》其次有《劳动法》《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还有一些如:《危化品管理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等。

2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切实搞好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管理

32002629日颁布,2002111日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共七章97条。 4《安全生产法》 的立法目的:《安全生产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5,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也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6,预防为主“六先”:安全意识为先;安全投入为先;安全责任为先;建章立制在先;隐患预防在先;监督执法在先。

7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的六项责任: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这就要求企业按相关规定在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一定比例的安全经费)

4>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8,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保障的三种义务:

1>自律遵规的义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自觉学习安全生产知识的义务,掌握本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隐患报告义务: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9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保障的六大权利:

1>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



《安全生产法》培训资料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2>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

4>依法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5>紧急避险权: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

6>保(外)索赔权: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

10,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及岗位操作技能;

4>安全设备、设施、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知识;5>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措施、自救互救知识; 6>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及启示;

7>其他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11,特种作业人员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如锅炉、叉车以及电焊工等。

12,三同时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这就要求: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1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所以,我们在厂里相关位置会看到许多警示标示,我们每个人看到了就要注意。其主要色调为:红、黄、蓝、绿。

红色代表禁止;黄色代表警告;蓝色代表:必须遵守;绿色代表:安全提示;

14,特种设备的相关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

特种设备包括:叉车、锅炉以及压力容器(如储气罐)以及起重机械(电动葫芦)等,这些设备必须满足以上要求并且取得相关的安全使用证。

15,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制度

公司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24y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