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中的肢体控制

2023-01-05 06:1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舞蹈教学中的肢体控制》,欢迎阅读!
肢体,舞蹈,控制,教学
舞蹈教学中的肢体控制

0引言

任何舞者,无论是在舞台还是在教室里,舞蹈动作的完成都是建立在肢体的理性控制下。然而,对动作的诠释即从舞者自身的情感表达到最后呈现给观众的舞蹈这一个过程,是离不开舞者对身体肌肉的控制与气息的配合。肌肉的控制与气息的配合又是在肢体的理性控制下才完成的。他们是从属关系。作为一个舞者,要想更好地在舞台上完成编导的动作,演绎自己的角色,是需要舞者能够对自己的肢体有良好的控制力,这同时也更需要在肌肉的控制与气息的配合上下苦功夫。 1肌肉的控制力与气息的配合内涵

(1)什么是肌肉的控制。在舞台上的表演,无论是难度复杂的动作,还是看似简单的动作,无一不是对肌肉控制的来实现的。在舞蹈表演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每一个预订的标准都做到位,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所以可以说肌肉的控制是舞蹈训练的低级阶段。这些动作时缓时急,但是让观众感觉到的是一种流畅的美,不会让观众感觉到动作节奏快来,舞蹈演员有些气喘,有些跟不上节奏了,这就是舞蹈的高级阶段了,达到了身上的气息与动作的有机结合。在舞蹈教学中,基本功训练的目的,除了要使演员具备软度、力度、弹跳,以及完成各种技巧能力外,还有个更为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在训练时演员的肌肉和内心对舞蹈动作音乐的感受。这种感受就叫肌肉的控制。通俗地来说,就是对舞蹈动作的肌肉的控制;对舞蹈音乐来说就是一种感受。在课堂训练中,学生感到最困难、最不易体现的就是舞蹈动作的肌肉控制。

(2)肢体控制和肌肉控制与气息的配合的关系。肌肉控制的训练,首先必须建立在正确地使用肌肉的基础上。演员在做舞蹈动作的时候,必须把参与动作的肌肉部位讲解清楚,这样可以防比学生的自目行动,有利于肌肉控制的培养和稳定。

舞蹈动作从完成到完美的过程是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升越。仅从动作上追求往往是徒劳的,难以上升到完美的境界。提气能使动作干净,下体轻盈;沉气能使运动松弛流畅,脚下稳健,这两种呼吸也可以用于动作之问的连接,小舞姿造型等。在做特殊的动作时则需要采用特殊的呼吸方法,如键子舞,是在空气中形成舞姿技巧的动作,要求它要有空中停顿感。因此,必须采用闭气这种特殊的呼吸

1


方法。这说明呼吸与动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训练有素的呼吸,不仅是完成动作的条件,而且是使动作达到完美的重要支柱。 2肌肉的控制与气息的配合的重要性

不论对于高水平的舞者还是对于初学的舞者,肌肉的控制与气息的配合都是同样重要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让你不吸气或者屏气来完成几个简单动作,也会感觉到非常困难,更不用说是复杂的动作来。就是对于普通的,大家看似最简单的运动跑步来说,气息控制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会控制气息极容易导致岔气。呼吸是完成完美动作的支柱,在舞蹈训练中要加强呼吸训练,使学生做到以气带情,以情带动,从而体现舞蹈动作的艺术效果。舞蹈动作是人有意识的情感活动和人体表现,要达到舞蹈动作与情感和谐统一,只有有意识的呼吸才能使二者完美地协调一致。肌肉的控制以及与气息的配合,只有我们知道了基本方法,并勤加练习,并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问才能达到自然的程度,是需要花费苦功夫来进行的。学习正确的训练方法有助于我们加快这一过程,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从把杆训练来锻炼肌肉的控制与气息的配合

单一舞蹈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练习。主要训练身体各关节的灵活性,上、肢身体配合的协调性及身体各部位肌肉运动感觉,达到塑造良好的形态,培养正确优美的姿态,从而改善人的气质的目的。

把杆训练(扶把训练),把杆训练是形体训练的基础,是为以后完成各种徒手动作及组合做准备的。使用把杆进行训练其内容主要包括扶把的各种站位、擦地、蹲、踢腿、屈伸、划圈、压腿、击打、身体的弯曲与波浪、移重心、平衡与控制、转体、跳跃等练习。借助把杆进行慢动作及分解动作的练习,不仅能培养规范的身体姿态,而且能有效地发展腿部、躯干部位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能力,能够发展细腻的肌肉感觉,有利于掌握技术细节,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开始训练时可以双手扶把,以帮助控制身体姿势,经过一段时问练习后,可改为单手扶把。把杆训练,是气息、力量、柔韧性及稳定性等的结合,是全方面综合的训练,它们之问在教学过程中应是相辅相成的,是以提高学生舞蹈素质为总目标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身体的可塑性很大,因而需要更加科学及正确的训练要求规范的指导,使学生在舞蹈基础的学习中改善不足,走向正轨,不断提高。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wk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