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面谈改进技巧6

2022-10-10 20:40: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绩效面谈改进技巧6》,欢迎阅读!
面谈,绩效,改进,技巧
第六讲 技巧篇:绩效面谈应该怎么谈(下)



面谈中要控制你自己



面谈中自己是主导者,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自己。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

1.控制面谈节奏

有些上司不能控制面谈节奏,一味让员工喋喋不休地倾诉与问题无关的细节,最后听得头昏脑胀;或者被员工牵着鼻子走而不能集中话题;或者过多地询问员工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收集大量的无效信息;或者过分关注谈话效果,忽视双方的身心疲劳;或者试图通过一次面谈解决来访者所提出的所有问题;或者对员工产生某种同情、讨好心理;或者碍于“面子”,容忍员工一再延长谈话时间等等。凡此种种,皆是突破时间设置的常见原因。



2.控制面谈的目标

不要指望所有面谈都能达成一致,这是很现实的规律。绩效面谈的目标不能定为与所有员工达成一致。通过面谈,确定考核目标,评价目标达成度;通过面谈,了解下属需要哪些支持,下属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态度、能力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在面谈时会提到好多问题,例如原材料供应不上、薪酬没有激励导致的公司员工流动量大、公司没有匹配任何资源等等,这么多问题。就要靠沟通来解决,解决下属沟通上的问题。这就要控制目标,并不是解决他所有提出的问题,最关键的是你要解决他什么问题,探讨其他问题应该由谁解决,要清楚面谈的目标,不要让一堆问题所困扰,最后什么问题都没解决。



3.情绪调整

面谈过程中,员工面对组织对其的低绩效评价,情绪极其不稳定。如果经理人员处理不当,员工则会产生抱怨甚至愤恨的情绪,影响其今后工作,从而背离了绩效考核的初衷。因此,在面谈中,要注意观察员工的情绪,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面谈按计划稳步进行。



4.情绪控制

绩效面谈常常是经理们最头疼的事。有这种感觉是有原因的,因为不是所有的绩效评估都是积极的,因此不可避免的有人要为其低绩效付出代价。然而,与绩效很差的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并不令人愉快。理学表明,员工面对糟糕的绩效结果时,很少会从自身找原因进行反省,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各种理由进行推诿辩解,试图将其低劣的绩效归因于客观因素。对于这种情况,经理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发脾气,乱骂人,这样会使面谈越来越难。



面谈中异议的正确处理



面谈中难免会存在异议,那怎么来应对呢?

1.投石问路

在定指标时,要多听听下属的想法,也就是先“投石问路”

【案例】

在刚刚推行绩效时,想给员工定80万,定10万,都有方法可算,这样就会遇到一个问题,要么定低了,要么定高了,就要看完成得情况,定10万,也许就能完成15万,而多了他就不做了,要么定10万,而只能完成8万,定高了。



其实最好的沟通方式,就是提前要投石问路,先清楚员工是怎么想的,因为首先让他自己衡量一下自己心中的那把尺,自己能完成多少,然后再看上司希望他完成多少,最后找到一个交点。



2.拿出绩效证据


必须拿出确定绩效好坏的事实依据,如何找出绩效问题的原因,为确定员工是否达到了他们的工作目标和标准提供证据„„所以,必须搜集和建立一系列的有关员工绩效信息的数信息。绩效证据包括投诉单、上司的记录、部门之间的会议记录,还有双方做的一些承诺等等。只要书面的证据,口头的数据在绩效中一概不算证据。



3.说出他所担心的问题

有些下属担心说出意见后,对自己有影响。一般下属一定会有心里话,例如薪酬、公司给多少提成等等。这些都是员工所关心的,说出他所关心的,或担心的问题,非常关键。只要你点破了他,他自然会慢慢说出来,如果始终让他放在心里,永远有心结,这就是障碍。



4.区分

要区分绩效面谈的种类。按照具体内容可区分为四种:绩效计划面谈、绩效指导面谈、绩效考评面谈和绩效总结面谈,面谈时首先要明确是那种面谈,从而做好相应的面谈准备。



5.指明

通过面谈找出问题,然后就要明确的指明该问题的解决方法。明确的告诉员工应该怎么做,指明以后的行动方案。



获得下属的认同



怎样才能获得下属的认同呢?下面谈几个技巧

1.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就是指敞开心扉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建立和维护彼此之间的信任。摆正心态、开诚布公、坦诚沟通。清楚表明绩效面谈的目的。防止面谈过程中不自主地偏离方向。

不要用领导向员工分配任务的态度进行谈话,谈话最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和员工开诚布公的谈。

对于员工绩效的不佳,主管人员应当与下属一起开诚布公追根溯源,工作态度不好、工作技能不足还是岗位不合适。在正确归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落实绩效改进计划 营造融洽的绩效面谈气氛。

绩效面谈均从总经理做起,逐层落实;同时中高层干部还通过公开述职述能的方式,开诚布公,取长补短,把考核表拿给部属看,而不要藏起来。主管要能开诚布公地与部属讨工作绩效问题。你越是隐藏考核表,部属越会对你的考核结果表示质疑,对你的考核过程的客观与公正表示怀疑。对部属而言,只要考核是客观公正与公平的,他们是愿意同主管一起去不断改进绩效的。

在绩效评估面谈中, 领导就员工工作中的失误开诚布公地与员工共同分析原因, 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并具体地帮助员工落实整改措施。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员工在未来工作重犯以前的失误的可能。



2.以心换心

管理工作者在实施面谈时,必须抓住一个""字,与下属员工互相交心、互相关心、以心换心,从而达到心心相印、同心同德、共同一心干事业。

对于一些员工心态失衡,作为这类员工的领导者可以多与这些员工交流,做思想工作,帮助他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心换心,逐渐使其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打消其意识中存在的一些偏见和个人的岐想。

公司对员工是多么关心,以心换心,员工就会从内心感到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出色。公司把员工看作家庭成员,员工把公司看成自己的家,双方都会希望家业兴旺。



3.反复沟通

绩效面谈是个反复沟通的过程,沟通好了,如鱼得水;沟通不好,可能凡事掣肘、寸步难行甚至后悔莫及。


在彼此沟通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人为引起的,这样就需要在反复沟通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沟通、沟通、再沟通。这是企业的领导人与员工思想互通的惟一途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共识的最佳手段。

科学的沟通过程应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原则,只有实现充分的双向沟通,尊重并综合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领导人的决策才会更加尊重企业实际,更加具有可行性。研究显示,沟通遵循“3+7法则”,即对于同一信息通常只有30%的人完全接受,有70%人只接受了部分信息。根据这一法则,领导人需要在不同层面、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与有关员工反复沟通,才能使同一信息多次刺激大脑,使员工充分接受,同时也才能真正理解来自员工的思想,最终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

在沟通的时候,如果传达的是一些容易做的事情,员工能够听得懂,他就会去做。但如果是一些需要他改变的东西,你讲一次,他可能只听得懂一半或者做到三分之一。你就要多讲几次,才能真正地让他理解。现在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变革时期,在这个阶段,沟通就更显得重要,不只要告诉员工该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一次不够就再来一次,需要员工从思想上认同这种变革,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强调的“反复沟通”。讲沟通就是需要赢得他的心,让他愿意跟着你一起去做。



4.资源匹配

资源匹配——人的因素最关键,员工是企业中最具活力,最有可塑性、开发潜质最大的企业的资源。为了发挥员工这一企业“无形资产”的主观能动性,就要合理的资源匹配,把他们安排到更利于他们发展、更能发挥他们的潜力、更能给企业带来益处的位置,使人这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能得到合理的匹配。



5.站在下属的角度思考

站在下属的角度思考,也就是换位思考,适当地运用换位思考,可以使沟通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达到沟通的目的。创造一个轻松、畅所欲言的环境,表达支持、理解、肯定的态度,尊重员工的情绪和意见。对于达成一致,实现沟通的预期目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管理员工要善用“同理心”,多用换位思考。古语有云:以德服众。制定工作计划或者规章制度,要多考虑一下员工们的利益,多站在下属的角度思考一下。

对于同一句话,不同的员工可能持不同的态度,对于同一个动作,不同的员工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每个人的性格、职位、心理状态和习惯都不尽相同,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反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一位经理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他与下属的关系纽带就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扭曲,甚至破裂而永远无法修复,反之,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一下问题,就会发现,原来维持一种友善、和谐、相互尊敬的关系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

站在下属的角度换位思考,才能把准下属员工的脉搏,深入员工的内心,真正做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从而提升自己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和激励人心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智慧。反之,如果饱汉不知饿汉饥,上级不知下属所思、所想和所求,再能干的中层管理者(包括高层管理者),也可能陷入个别人或少数人的空忙之中,缺乏来自下属员工心悦诚服的响应与追随。



【自检3-1

试述怎样营造良好的面谈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3-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r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