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对策

2023-01-04 14:0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对策》,欢迎阅读!
厌学,中学生,对策,心理
学生厌学心理及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宁晋县唐邱中学:王建龙



案例,某女,15岁,唐邱中学初二4)班学生。该生上初中后,各科成绩较好,进入全年级30名,初二上学期开学后,上数学课总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上课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老师针对她的表现,严肃地批评了她。老师的批评引起她强烈的不满,以后再也不认真听数学课,不愿意做数学题,拿起数学课本就烦,数学科目学习绩下降很快,初二下学期月考考试数学成绩仅为22分,而语文成绩为104分,为全年级第二,成绩越下降越恨老师。这是一个学生因讨厌老师而放弃对老师所任学科学习起成绩下降,并起心理焦虑不安的案例。

一、原因分析

1.与父母关系不合,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

该生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发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她有一个脾气暴烈的母亲,“虎妈”的代表。父母是在媒妁之言,家庭撮合下成婚的。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理解和宽容。母亲年轻时就性格泼辣,父亲则性格温和。夫妻间经常产生矛盾,母亲对父亲斥骂不休,而且牵扯到自己,还限制她的与其他同学在一起玩耍,从而自我封闭,扭曲了心灵。加之与妈妈同为女性的数学教师严格管理,她又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对老师厌弃、逆反的心理严重的厌学表现。

2、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不能很好地学好数学

进入初二年级后,初中生的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的门类增多,新的内容新的教学手段使老师讲课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加之升级后合并班级,班内增加了许多新的同学,不能与其他同学及时沟通交流,不能适应教师教学的快节奏。数学课本身是一门基础,它与物理和生物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课前需要预习当天要学习的内容,上课需要注意听老师的分析和讲解,该生的学习行为不佳,又有不良的心理暗示,学习效果不佳。

3、不良性格影响,不能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该生性格内向,孤僻和抑郁,来自农村,社会交往较少,情绪比较幼稚,面对各种压力,力不从心,长期生活在逆境中,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老师的批评和教育使她主观地认为是让她难堪,更加敏感和自卑,而性格内向、孤僻和抑郁又使她不能把这种烦恼和不安向老师和同学倾诉。于是,就把不满发泄到数学老师身上,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

二、现象和危害 1.导致学习的失败

数学来源由生活,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中学所有的学科中处于基础。如果数学科目学习不好,就不能把其他相应的科目学好。在现代生活中,高超的数学或数字能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慧,数学基础能力的好坏,将是人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2.影响个人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青少年时代是形成个人智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能力如何将是今后智力最后成熟的关键,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成绩将倒退。因而,导致个人智力和能力发展滞留和延迟。

3.影响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

现代社会是急剧发展变化的社会,对人们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普遍受比以往更多更沉重的心理压力。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初中生面对的是一生中最繁重的学习,如果不能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学习,而把精力集中放在应付严重的心理矛盾冲突中,不能摆脱,不仅影响学习,妨碍智力的发展,而且也会因丧失自信而自卑,自暴自弃,造成性格上缺陷,身心遭受严重损害。

三、预防和调适

1.设计一个数学老师情况表,寻找老师的优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不认真上数学课,就是在该生的意念中,老师浑身都是缺点、错误,即使是优点,在她的眼里也是被淡化和消逝了。因此,设计一个有具体事例依据和表现数学老师情况表,发现老师的长处、优点,每天都细心地观察和欣赏,这样有助于纠正不良的心态,帮助学生认可和接纳老师,继而努力学习好这门课程,同时,该生的数学老师也主动改善不良的师生关系,帮助该生查找、分析数学科目成绩下降的原因,用热情和爱心帮助该生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使该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2.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好数学这门功课,必须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如深刻理解概念。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对于每个定义、定理,我们必须在牢记其内容的基础上知道它是怎样得来的,又是运用到何处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问题;多看一些例题。看例题,就是要真正掌握其方法,建立起更宽的解题思路;熟悉各种基本题型并掌握其解法;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注重题目所体现的出的思维方法,以形成正确的思维定势;多做综合题。还可以寻数学成绩较好的同学,做学习伙伴,影响帮助自己,以他们做榜样,提高数学科目的学习效率。

3.争取家庭的配合,消除不良心理产生的诱因

家庭的不合对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家庭暴力也是违法行为,其结果不仅使父母本身受到极大的伤害,更会使孩子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尤其是心理上的压力。通过搜集家庭教育方面的资料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掌握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用实际行动关心孩子、爱护孩子,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不能因过激行为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在学习成绩有起伏时,要勇于面对面现实,向父母倾诉内心的痛苦,让父母体验真实的心理感受。而疼爱孩子的正常感情,也能化解父母之间不满的情绪,携起手来建立良好的健康的家庭关系。

4.克服性格弱点,改善人际关系

内向性格容易把压抑在心中的抑郁转化为反抗和报复行为,心灵容易损伤和扭曲,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ic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