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环境的分类

2022-10-29 08:1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环境的分类》,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环境,分类
学前教育环境的分类

环境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具有教育的内涵。马拉古奇曾说:“教育是由复杂的互动的关系所构成,也只有‘环境’中各个元素的参与,才是许多互动关系实现的决定性关键。” 理学家怀特指出:“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环境。”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幼儿工作规程》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 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

学前教育环境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

一、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按照教育的不同场所又可分为家庭、幼儿园和社区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二、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 三、从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来看,可以分为物质的、制度的、人际的三种环境 考《学前教育学》P107

1、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家庭物质环境主要指的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和与此密切联系的居住条件、生活设施。

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气氛 、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注意:单亲家庭、隔代抚养;父母的教育观念 (放任型、专制型、权威型) 2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园舍、家具设备及玩具、教具、图书、室内外装饰和布置等一切物质性的东西。

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及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学前教育P89 3、社区环境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的构成,主要有五个要素:人口;地域;制度——保证人际关系协调的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规章制度;关系——在同一社区内人群之间存在多种关系,如亲属关系、邻居关系、师生关系、职业关系等;机构——社区内应设有负责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协调人际关系、把握人口流动变化和开展各种活动的机构。社区学前教育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它的特点:一是地域性;二是实用性;三是综合性;四是双向性。 生态环境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一种以教育为中心且对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层次、多方位、多特性的环境系统。 自然的生态环境:

(一)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圈,也是教育最基本的生态环境。 (二)自然环境与幼儿教育。一方面,要让幼儿生活在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教育资源,作为幼儿教育的资源。 社会生态环境:

1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主要影响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水平;2社会的聚落环境:主要影响学前教育的布局、教育形式和组织等;3社会规范环境:只要


影响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和内容;4社会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

从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来看,可以分为物质的、制度的、人际的三种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机构的园舍与活动空间,教学游戏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设备等能为人们亲眼所见到的实物。

制度环境:是指那些保证教育机构得以正常运作的相对稳定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与管理方式等等。

人际环境:是学前教育机构中所有成员,涉及行政管理人员、教师与儿童三种群体,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相互交叉进行的各种行为往来所构成的关系状况的总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h7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