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下看日语「手」的词义扩展

2023-11-05 19:3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认知语言学下看日语「手」的词义扩展》,欢迎阅读!
日语,词义,语言学,认知,扩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认知语言学下看日语「手」的词义扩展

作者:李心雨

来源:《文存阅刊》2019年第15

摘要:认知语言是以认知为出发点,研究语言形式和意义及其规律的科学,本文的重点即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原型理论、隐喻、转喻理论,探究日语中的「手」一词,研究其词义如何不断扩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手;范畴化原型理论;隐喻;转喻 一、前言

人体词汇是语言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由人身体的各个器官部位的词构成,这些词都有很多引申含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被运用。本文主要是以手为中心,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研究日语中的「手」的词义如何不断扩展、人们的认知方式等。(文中研究不包含手作为接头、接尾词的情况) 二、「手」的原型语义

世界是由各种各样、不断变化的事物构成的,当我们去认识世界的时候,是不可能将所有的事物一一认知,我们的大脑为了充分认识客观世界,采取的是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才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才有了语言符号的意义(赵艳芳,200155)。原型语义是一个词最核心的语义。大辞林日语字典里,对「手」是这样描述的:①人体の肩から先の部分。手首·てのひら·指先などをさすこともある。また、動物の前足をいうこともある。(人体肩以下的部分,有时亦指手腕、手掌、指尖或动物的前足。) 三、「手」语义范畴的初步扩展

语义范畴是围绕着原型意义向外扩展的。社会生活是不断发展的,不断产生新的事物。在大辞林日语字典里,「手」的第二个词义是这样描述的:

②形状や機能が、人の手に似ているもの。ア:器物の取っ手;イ:植物の蔓などをからませるための竹など。ウ:本体から突き出たもの。即把儿,把手,抓手,攀手。形状或功能与人手相似之物。至此「手」这一语义范畴越来越大,定义也越来越模糊,边界也难以确定。上述语义与「手」的原型语义有着某种联系,即存在家族相似存在性。 四、隐喻、转喻对「手」语义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们的大脑的储存空间也是有限的,是不可能一个词表示一个意义的,如此的话,我们需要的词汇量不计其数。通过隐喻和转喻,人们将原有的词义不断扩大,这种能力也是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有限的词汇表达广泛的含义,充分表达我们的思想。 (一)隐喻与「手」

隐喻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赵艳芳,200199)。 在大辞林日语词典中,「手」有如下含义:

③手を働かせて様々な事をすること。ア:事を行なったり、物を作り出したりすること。また、その時の手の使い方。(活儿,工作);ウ:事を処理する能力。(处理事情的本领、能力);エ:手間、手数。(麻烦,费事);オ:人との結びつき·つながり。(关系、联系)④事を行うための方法·技術など。ア:方法·手段。また、策略;イ:技量。腕前。 上述这些词义可以看做是将人类的手这一具体语义投射到人们社会工作社会交往中。「手」可以抽象为:本领、方式方法、技能。由此,隐喻将「手」的概念的运用不只限于生活中具体的事务,而能够表达更多地含义。 (二)转喻与「手」

与隐喻不同,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突显的关系。(赵艳芳,2001115)如上述所说,隐喻是不同的认知域间的投射,而转喻是事物间的接近部分或关联部分的替代关系。 在大辞林日语字典中,「手」有如下含义:

③手を働かせて様々な事をすること。イ:働く人·力(人手、人力)⑤技芸などの一定の型。(技艺等的一定的形式)ア:囲碁·将棋·相撲などで、攻め方·受け方。(围棋、象棋、相扑等,攻方或守 ;イ:舞や踊りの手振り。(舞蹈等手势)⑥日本音楽で、(節に対して)楽器の演奏。また、その旋律や音型。定型化されて慣用される。(在日本音乐中,与节拍相对的乐器的演奏或者指旋律或乐谱)⑦字を書くこと。また、筆跡·書風(指写字或笔迹、笔风)⑧(手に握ることから)ア:所有、保持;イ:支配下にあって思い通りに使える人や軍勢。(在支配下能够按照想法运用的人或军势);ウ:トランプや花札で、持っている札。(手中牌)⑨方向、方面。例句:山の手(靠近山的地方)⑩いくつかに分けたうちのある種類。(分为几种的种类之一)①①一方面の部隊。(一个地方的军队)①②ものが現れ出ること。例句:火の手 (水势)①③代金 (货款)①④受けた傷(受的伤)。

以上这些关于「手」的语义,更加接近于功能转喻。隐喻和转喻都对词义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虽然有一些含义由于经常使用,已经成为该词的字面意思,但是不能否认隐喻和转喻的作用。词义的扩大和词义性质的转化也是人们的思维结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结语

本文主要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研究日语中「手」一词的语义,从原型语义到由隐喻、转喻扩展而来的抽象语义,分析了「手」一词的语义扩展过程,由此来研究人们的认知活动。未来将继续研究认知语言学语义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彭彤彤.日語的语义分析以惯用语为中心[D].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6 1-60. [2]谢焰. 2018.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义网络构建[J]. 文学教育201808): 158-160. [3]赵艳芳.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村松明. 1988. 大辞林[M]. 日本:三省堂. 作者简介:

李心雨(1993),女,黑龙江大庆人,中国黑龙江大学,日语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d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