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史研究的价值

2023-10-21 15:3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史研究的价值》,欢迎阅读!
党史,浅析,决议,建国,若干
浅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史研究

的价值

摘要:评价建国来关系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发展。邓小平把握中国的现实问题,决定对建国来历史问题进行评价。《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国家发展历史上一份重要文件意义重大,探讨《决议》在党史研究中的地位,让《决议》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辉。

关键词:决议;党史研究;价值

《决议》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一份影响深远的文件,这份文件深入的探讨建国以来重大的历史问题,客观的对建国以来的历史给出权威的论断,为党史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对党史研究的发展意义非凡。

1、《决议》对历史问题的客观评价,为党史研究提供了基本遵循

进行党史研究工作,是否能从总体上把握研究的客观性关系到党史研究的健康发展,《决议》作出了典型的示范,既显示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又能够从历史事件的客观角度出发,给历史事件客观的评价,这就为党史研究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在以后的党史研究中可以基于这个总体的基调,党史研究的又了好的参照。

针对历史上的重大遗留问题,《决议》按照对建国三十多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1]”,《决议》的这一要求,为党史研究工作的正常展开做了很好的示范,也让党史研究有个好的参照,要求要对重大的历史问题客观的评判。《决议》要求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纠正了人民思想的混乱局面,也给党史研究打开了局面。为后来党史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做了很好的示范,树立的典型,这就使中国党史研究朝更加好的方向发展。

2、《决议》精准分析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解决了党史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

1978年后,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大地上展开,但是只是从经济层面上对国家进行改革,历史遗留的问题依旧影响到中国的发展。这时期人们的思想还处在混乱中,这样的状况如果持续下去肯定会影响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时期,国内外也出现对毛泽东的不同评价,针对毛泽东的问题不仅是评价毛泽东个人的功绩问题,也关系到整个中国的发展。 新中国的建立毛泽东起到很关键的历史作用,使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毛泽东对党和国家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虽然,毛泽东也犯了一些过错,给党和国家造成一定的挫折,对毛泽东功过的评价,是党史研究绕不开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党史研究的很多任务就无法顺利的实现。当然,国际上对毛泽东地位问题也有不同的探讨,这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也影响到中国的大国形象,因此,毛泽东地位问题关系到党史研究,也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

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2],关于毛泽东问题,《决议》客观的给出了答案。《决议》对毛泽东的评价,正面的回应了国内一些错误认识毛泽东历史功绩的问题,也统一了人们的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把党和国家的错误都归结到毛泽东一个人身上的问题,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进行科学的论断,分清了毛泽东犯错的性质问题,《决议》对毛泽东进科学的论断,使毛泽东伟大的个人形象,永远留存在人民心中,也为党史研究做了很好的


示范,使党史研究能够更好的发展。在以后的党史研究工作中,当学术界遇到毛泽东的问题时,可以利用《决议》作为参照,参照《决议》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方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思考历史问题,从而避免陷入越讨论越乱的恶性循环,这有助于党史研究工作顺利开展。

3、《决议》为党史研究树立典范,推动党史研究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史研究艰难进行,在党史研究领域,学术问题被严重的政治化,对党史的研究没有能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去探索党史的发展规律,而是用绝对化的方式来评价党史表现在:一是绝对肯定某个事件或否定某个事件。二是上纲上线,把一些属于学术研究范畴的问题扩大化、政治化。三是机械化的套用唯物史观,没用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没有把历史观与历史理论区别开来,简单套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存在公式化、机械化倾向把不属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抽象程度较低的具体理论,提高为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比如将阶级斗争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等,把阶级斗争绝对化,造成了严重后果”[3]。党史的研究遇到的阻力很多,把简单的工作失误也被化为路线错误,合理的争论被看作阶级斗争,不切实际的夸大事实等将党史研究完全带偏离了正常的研究范围,使党史研究的发展陷入了徘徊前进的局面。

邓小平指出: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才符合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4]。《决议》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给党史研究做了很好的典范,《决议》的评价了建国以来遗留的历史问题。正确的评价了党历史,为党史的研究做了表率。给党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也使党史研究能够更好的发展,它从客观的角度正确的看待历史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说,党史研究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决议》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总而言之,《决议》在中国进入新时期形成的一份文件,它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重大问题,不仅为党史研究树立了典范,也对对中国的各方面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张静如,王炳林.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回顾与思考[J].北京党史,1992,(2.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陆建森(1990-),男,壮族,广西,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理论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M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