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体质调查论文

2023-09-30 17:3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脑梗塞患者体质调查论文》,欢迎阅读!
脑梗塞,体质,患者,调查,论文


脑梗塞患者的体质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35-01

脑梗塞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目前脑梗塞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受到了各国专家的关注。脑梗塞的特点是病情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的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多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在脑梗塞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无论是发病机理还是治疗方案的研究,都着重于本病治疗的探索,对本病的预防没有足够的重视。西医治疗脑梗塞主要以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及恢复期的康复治疗为手段,但是对很多患者来说恢复并不理想,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早在《内经》时代,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而要做到未病先防,就需要了解易发生本病的人群,有重点地进行预防。现在学者越来越注重体质因素与发病的关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环境的影响下,于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代谢、机能与结构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所以调整体质状态对预防脑梗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以体质为本辨体论治、治病求本,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研究以中医体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脑梗塞与体质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从体质调查入手,研究脑梗塞与体质、季节的关系,对易感人群进行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对已患病者进行辨体辨证治疗。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治结合的思想,从而降低脑梗塞的发病率,为好发体质人群在脑梗塞的预防和治疗上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诊断标准。

中医体质分型及评定标准参照《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体质学》2005年版)王琦的现代体质九分法制定。 2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2.1纳入标准

2.1.1病例组纳入标准:符合脑梗塞西医诊断标准者。 2.1.2对照组纳入标准:按病例对照原则,对照组主要来源于所选病例的家属、亲戚、朋友、同事或同学,随机选择与病例年龄相差不大于3岁的健康人作为对照。 2.2排除标准

2.2.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2.2.2颅脑肿瘤、血液病等其他病症引起相关症状者。 2.2.3临床资料不全或依从性差者。




2.2.4合并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凡符合上述一项者即排除。 3一般资料 3.1研究对象来源

病例组:随机选择2009081日至201081日就诊于本院的门诊病人作为调查对象,共100例。

对照组:以所选病例的家属、亲戚、朋友、同事或同学,按照11的比例配比对照组,随机选择与病例年龄相差不大于3岁的健康人作为调查对象,共100例。

3.2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分布情况:病例组平均年龄为60.527±4.716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0.518±4.7238岁,两组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4实施方法 4.1制定调查 4.2临床现场调查 4.3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5调查结果及分析

5.1病例组与对照组体质类型分布及比较:将患者及对照组的体调查问卷结果行聚类分析后,得出结果如表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K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