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现状及问题》,欢迎阅读!
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现状及问题
(一)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1.政府的延迟退休政策鼓励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近年来,政府不断提出延迟退休的研究意见,一方面是想要缓解市场上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在试图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目前女性职工的退休年龄为55岁,男性为60岁,而延迟退休政策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逐步将退休年龄延迟到男女皆为65岁[15]。当然关于延迟退休政策还存在一定争议,相关政策研究也都还在变动,最近也有提出新的弹性退休制,期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目的。虽然延迟退休政策还没有正式推出,但目前已经引起了很多争议,并可能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比如体力劳动者上了年纪后就不再具有进行大强度体力劳动的能力,而延迟退休政策的实行却迫使他们不得不继续劳动等等。
2.老年脑力劳动者的利用程度比老年体力劳动者的利用程度高
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导致老年体力劳动者不再具有适应原来工作的能力,与青年人力资源竞争也会处于很大的劣势中。而智力的减退在老年早期是不明显的,甚至由于老年人力资源的丰富经验,在与青年人力资源的竞争中可能还会略占优势。所以在老年人力资源中,脑力劳动者的开发利用程度会明显优于体力劳动者。 3.经济发达地区比不发达地区老年人力资源利用程度高
虽然政策施行是通用的,但是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并不均衡。东南沿海等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会明显优于中西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男性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也普遍优于女性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就业机会本就多于经济落后地区,所以对老年人力资源的接受度也会更高。女性人力资源在上了年纪以后,身体机能方面的降低幅度远大于男性人力资源,所以除了一些特殊职业如家政或月嫂等,男性老年人力资源会比女性人力资源更受市场的欢迎。 (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力资源的市场接受度低
虽然政府一直在讨论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并倡导加大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
但是市场对老年人力资源的接受度还是很低。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对年龄都有要求,一般情况下都会要求不要超过四十五岁,极少数会放宽到五十岁,年纪再高一些即使企业不明说也会找其他的理由将其淘汰。由此可见,市场上普遍对老年人力资源认可度低,不愿意招聘老年员工。 2.老年人力资源对政府政策的接受度低
自从政府提出将要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以来,关于它的争议就一直持续不断。虽然延迟退休是缓解老龄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对策,但是很多人都不太能理解甚至对其抱有怨言。
很多工人或下岗的体力劳动者都很需要退休金来改善生活的窘况,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再就业的能力,而且在应聘中由于年纪的原因也不受招聘单位的待见,所以退休金对他们来说是生活的保障。而对于本来工作就相对轻松的人群来说,在职领取的工资更高,退休后只有少量的退休金反而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所以并不想退休。所以延迟退休政策符合了不想退休人的心意,却加大了想退休人的负担。长此以往就会使矛盾激化,对政策的意见就会越来越多。 3.老年人力资源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低
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会下降,很多人可能会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从而固执己见。人随着年岁的增长,尤其是到了老年,很大一部分人会不可避免的陷入一种固执和怀念过去的情绪中。对于过去的怀念会导致老年人心理上对新事物的抵制情绪,再加上学习能力的降低,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自然会降低。而固执则会使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对自己的盲目自信,从而加剧对新事物的抵触。很多老年人都会觉得自己经历的非常多,所以不愿意听人的劝解,也不愿意抛弃自己原有的想法,即使它已经不合时宜了。这也就导致老年人力资源在再就业过程中无法适应新的岗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E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