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画书阅读对健全幼儿人格的作用

2023-02-22 23:0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图画书阅读对健全幼儿人格的作用》,欢迎阅读!
图画书,健全,人格,幼儿,作用
浅谈图画书阅读对健全幼儿人格的作用



幼儿阶段是儿童各种素质发展的奠基时期,是人格形成关键期,幼儿期健全人格的形成情况能够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图画书阅读作为学前儿童阅读的起点,对发展幼儿想象力、理解力、探究力等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看,学龄前儿童发展的主导性需要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以及尊重需要等,而图画书中大量关于爱、生命、自然、快乐的主题正契合了幼儿的这一心理发展需要。本文拟就图画书阅读对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一定的探讨。

1 图画书及健全人格概念界定 1.1 图画书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图画书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例如:台湾学者何三本认为:“所谓图画书,是文章在说话,图画也在说话,两者用不同的方法说话,表现同一主题。彼此间所说的内容,有一般书籍所缺乏的机能,这些机能彼此间充分协调,使主题丰富满意的表现出来,这就是图画书。”[1]而日本籍知名图画书专家松居直认,“所谓图画书’,文和图之间有独特的关系,它以飞跃性的、丰富的表现手法,表现只是文字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2]

综上所述,图画书是图文并茂的儿童文学作品,封面到封底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图画书具有看画儿就能明白故事的主体叙述性,文字对图画起引导、补充作用。

1.2 健全人格概念

人格又称个性”,一般是指个体那些决定其特有的思想和行为的身心系统动态结构,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性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的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3],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

2 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1 从人格形成角度看幼儿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美国现代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在其提出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八阶段论中指出,36岁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基础期,但由于此阶段的幼儿在心理上既不成熟又不稳定,如果对该阶段幼儿心理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解决不当,很容易影响幼儿个体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幼儿时期健全人格的教育


2.2 社会性形成角度看幼儿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社会性形成角度看,“幼儿时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时期”[4],在情感上有了荣誉感、归属感和占有欲;从思想上也逐渐把自我从客观中分离出来,认识到自己是行为的主体,这标志幼儿已从一个无能为力的依赖时期逐渐过渡到主动控制、独立、胜任、自主时期”[5]。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此阶段幼儿的认知特征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中心主义,而这正是个体人格形成的最主要的基础。

3 图画书阅读对健全幼儿人格的重要作用

图画书阅读作为学前儿童阅读的起点,“对于发展儿童想象力、理解力、探究力等更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6]。我们认为图画书阅读对培养幼儿健全人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3.1 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

图画书中的图画是一种视觉符号,可以对幼儿各种认知概念的发展提供良好学习经验如在阅读经典图画书《爷爷一定有办法》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对图画书下端的老鼠一家很感兴趣,他们会一点点发现约翰爷爷剪下来的那些碎毯子最后都掉在了老鼠家里,也就是掉到了一个新的故事里。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幼儿从小培养积极广泛的兴趣及探索能力,幼儿的良好发展打下健全人格基础。

3.2 幼儿社会性与道德发展的作用

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社会)学习理论,幼儿社会化的发展,是借着示范观察学习及认同的途径完成的。对幼儿而言,书中丰富的人物情节,提供了他们多样化的学习楷模。也就是说,他们会不自觉地在图画中找适合自己或周围同伴的对应物”,正是在这种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地同那些主角们一起成长。如经典图画书《第一次上街买东西》中,美美才5,妈妈问她能不能一个人上街买东西时,她完全可以选择不去,但她选择了勇敢地接受挑战。马斯洛说:“让我们把生活设想为一次接着一次的选择。”[7]选择有前进倒退之分,而人如果能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缩的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特别是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像爬一座平缓的山坡那样循序渐进,而是在某个促使成长的原因、契机到来时勇敢地抓住它,从而得到美丽的成长。

3.3 对情绪发展的作用


由于认知和语言能力的限制,幼儿往往不太能区分自己的情绪,也不能很明确地描述自己的感觉,但图画书丰富的故事,能让生活经验贫乏的孩子,在书中经历各种生活状况,从而学习如何舒解情绪与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皆会经历一些困扰的问题,例如玩具丢失、攻击行为等。而当孩子们阅读图画书时,书中主角面对这些处境时的态度与克服障碍的方法,在无形中能帮助孩子度过情绪的低潮,帮助其更健全、快乐的成长。在经典图画书《獾的礼物》中,作者苏珊将死亡比喻为走向长长的隧道的另一头”[8]对于一个对死亡充满了恐惧与未知的孩子来说,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慢慢体会到了生命的循环和意义,“为他们在以后面对死亡时的伤感打下了一抹健康的底色,也就契合了善于自我控制中的对精神创伤或压力有耐受性及康复能力。”[8]

《纲要》一再强调要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9],而图画书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其所有主题无一例外地讲述着关于爱、存在、生命,它教会幼儿爱与正直,更真实地做人,这些正是能让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加上其独特的绘画性、传达性和趣味性,是让幼儿在阅读中感悟主题,丰富情感体验、健全人格的最好阅读形式。

参考文献

[1] 何三本.幼儿故事书[M].台北: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5:4

[2] 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191,1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62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