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冬至节气养生要点及食疗》,欢迎阅读!

Word文档
冬至节气养生要点及食疗
如今是冬至节气,冬至养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保暖。那冬至养生还有 进补如何才能补到实处?答案是引补。
“冬季进补时,好先做引补,给身体先打好底子,让肠胃有个慢慢适应的过什么需要留意的呢?我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冬至节气养生要点及食疗推举2021,希
望大家宠爱!
冬至如何养生学问
冬至进补要因人而异
古代的适合对冬至是特殊重视的,这天还会举行庆贺仪式,朝廷也会放三天假的,君不听政,民间也会歇市三天,和过年一样的热闹。
日前,国家级名中医、成都中医名医馆张勇教授如是说,冬至送出的“红包”,是进补福利。“冬至到,阴极阳始,人体内的阳气开始生发,易吸收外来养分,从中医角度而言,这是宜滋补的季节。 阴阳气交宜进补
“冬至,是一年中冷时节的开始。”“从中医学来说,冬至有个交替性,以阴阳观点来论,冬至前阴气盛,冬至后阳气回升,如何才能提升阳气?答案是进补。” 我国民间始终都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谚语。”那么为什么冬天是适合进
补的呢?这是因为到了冬至,身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减慢,消耗也会相对削减,冬
至进补的话能够使养分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添抵抗力
的作用。
就冬至而言,“它是天地阴阳气交枢纽,阴极必阳,从冬至开始,人体内的阳气开始生发,简洁吸收外来的养分,所以冬令进补常选择于冬至日开始。” 进补之前先引补
程,以免发生虚不受补的状况。”,“比方脾有湿邪的人,脾胃虚、消化差,进补不仅达不到补虚效果,反而简洁出现腹胀、恶心,让身体更虚。”
假如对体质状况不清楚,好进补前先看中医。“该养脾胃的先养脾胃,该去湿热的先去湿热,之后再进补。”一般来说,引补可在冬至前1个月进行,可选
用芡实、山药、红枣、花生仁等食材,调整脾胃功能,做好引补工作,方能提高
滋补效果。
有的放矢好进补
进补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依据中医理论,人体可以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以滋补通常可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和补阳。”介绍到,“气虚的,简洁出虚汗、说话乏力、精神疲乏;血虚的简洁贫血、失眠、面色差;阴虚简洁盗汗、燥热;阳虚简洁手足冰凉、怕冷。” 肾主蛰“厚味来补”
补阳,是冬日进补的重头戏。“冬至后,阳气开始生发,肾主阳,是生命的源动力,人能不能长寿、免疫力高不高,与肾都有莫大关联。”,补阳要多吃板
栗、核桃仁、韭菜、羊肉、狗肉、鳝鱼、虾类(基围虾)等,中药上可选用枸杞、
巴戟、羊藿等调补。“我推举一个老少咸宜等方子,它出自医圣张仲景,在《金
匮要略》里有记载,叫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60克、生姜15克,配上1000克
羊肉,炖两小时即可食用,我自己加了一点料,陈皮10克,可以增鲜、开胃。” 12月21日冬至节气,意味着进入数九天,迎来寒冷的天气,《易经》中有“冬至阳生”的说法。这是因为节气运行到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
1 / 2
Word文档
蓬勃生发,易吸收外来的养分,而发挥其滋补成效。可见,冬至前后人们开始进补是好时间。
冬至进补食疗方精荐
1羊肉炖白萝卜(皇家御膳“冬至”日的首选菜肴)
5荔枝山药莲肉粥
做法:干荔枝15枚,山药、莲肉各15克,粳米150克。先将前3味洗净,粳米淘净,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
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 将白萝卜入锅至熟。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
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合。 2枸杞子羊肉粥
枸杞子30克,羊肉100克,大米150克,葱白、精盐、味精各适量。将枸杞子洗净。将羊肉洗净,切碎。将大米淘洗干净,与羊肉、枸杞子、葱白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成粥即可,食时加味精、精盐,有养肝阴、温肾阳的成效。 3芋头粥
做法:鲜芋头100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将芋头洗净去皮后切成小块,与淘洗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米熟粥成,加入白糖,再稍煮即成。有补肝健脾益肾的成效。 4姜汁牛肉饭
做法:鲜牛肉100克,姜汁5克,粳米500克,酱油、花生油各适量。将鲜牛肉切碎,剁成肉糜状,放碟上,然后加姜汁,拌匀后加酱油、花生油搅拌。把粳米淘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如常法煮饭,待锅中水分将干时,将牛肉倒入米饭,约蒸15分钟,待牛肉蒸熟即成。有益气和胃,补肾健脾的成效。
2 / 2
冬至节气养生要点及食疗推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3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