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分析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欢迎阅读!
《水浒传》全书一百二十回共写了76个妇女,其中略微提及但不作具体描写折有29人,具体展开描写的有47人,这些女性形象却有着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她们是研究《水浒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窥探作者妇女观,反映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一、水浒中对于女性的态度,也就是男尊女卑 《水浒传》中的女性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宋代——封建统治阶级集腐朽反动的妇女观之大成的时代。皇权、神权、族权、夫权四条绳索紧紧地套在中国女性的脖子上,妇女的命运已经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度,社会不能她们出路,作者同样也没有给她们出路,细说的话书中的女性可以大致划分成以下几种。
第一种,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都被描写成了荡妇的形象,而且一个个心狠手辣,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谋害亲夫;
第二种,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等被划入江湖草莽的行列中,并且身上的女性特征被大幅度削弱,除了扈三娘之外个个都身材粗壮、作风彪悍,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汉子们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说都属于“女汉子”的行列(和我们今天戏称的女汉子有区别,加上引号当区别);
第三种,林冲娘子的形象,虽然没有红杏出墙,却是林冲被陷害的导火索之一,和第一种一样被划入了红颜祸水的行列,只不过她是属于被动的;
第四种,包括但不限于潘金莲、扈三娘、花荣的妹妹等,是作为男性的附庸,没有任何人权:潘是财主霸占不成就无偿送给镇上最丑陋(外貌)的武大郎;扈是宋江为了拉拢手下而在杀害她全家后送给了好色如命而又丑陋猥琐的矮脚虎王英;花荣的妹妹和扈三娘一样,是秦明被宋江迫害落草后许配过去拉拢人心的。这些女性某种意义上都是作为水浒男性的牺牲品。可见他对这些女性的轻视。所以说,水浒中的女性地位基本上就反应了施耐庵所处时代,还有就是施耐庵本人对于女性的态度,也就是男尊女卑。 二、探究作者对女性如此态度的原因
首先,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男权文化和“女人祸水论”对女性有一种本能的歧视。在潘金莲没有表现出越轨行为时,作者就以鄙视的基调来叙述,并题诗一首“金莲容貌更堪题,笑蹙青山八字眉。若是风流清子弟,等闲云雨便偷期”,后来,潘金莲向武松示爱,作者又题诗骂到“泼贱操心台不良,贪淫无耻坏纲常,席间尚且球云雨,反被都头骂一场”。这里可以说是作者用主观的想法对潘金莲作了定性,把她作为淫恶的化身,不管开始的时候有没有做违背“三从四德”的出墙之事,这里可见作者深受宋儒理学的妇女观的影响。
其次,错误的观念作祟。在江湖中人看来,一个英雄好汉,可以不守王法,可以杀人越货,可以占山为王,可以转变立场、受招安投降、另攀高枝,但有两条规矩却不可逾越,一是不可出卖朋友,二是不能贪好女色”比如说晁盖,他是个财主,有钱,东溪村保正,仗义疏财,结交天下好汉,不娶妻子,只爱使枪弄棒,整日打熬筋骨。
另外,《水浒传》集体创作的性质决定了书中带有浓厚了传统的世俗的妇女观,施耐庵是在《宣和遗事》一书及民间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加工创作《水浒传》的,所以群众的、剧作家的、说书艺人的世俗观念、传统观念和封建思想必然渗透其中。
纵观《水浒传》全文,女性形象只是男人世界的陪衬,即使书中有描写的英雄女性形象,她们给读者感受到的实际形象或客观效果都是丑陋的,结局大都是悲惨的。这些女人在作品中的所作所为和人生悲剧。这是极违背生活真实的,也是极不公正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2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