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精选资料

2023-02-06 18:3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翻译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精选资料》,欢迎阅读!
学派,翻译,及其,理论,代表
翻译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精选资料

翻译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发展至今,在其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细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几大转向,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从规定性研究转向描述性研究,关注焦点从文本转向文本上下文,从作者转向读者,从原文本转向译文本,从文本的语言学层面转向文本的社会文化层面。在此大背景下,翻译的文化学派及其理论在西方学界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西方翻译研究的主流。笼统地讲,文化学派在研究翻译时更关注翻译文本,翻译过程,翻译策略等所受到的外部文化社会的操控和影响。本文将对文化学派几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思想进行梳理性介绍。

詹姆斯?霍尔姆斯

詹姆斯?霍尔姆斯被认为是翻译研究学派的创始人,翻译文化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贡献在于翻译学科建设方面。当人们还在争论翻译是否该被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霍尔姆斯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里提出了关于翻译学学科建设的构想,该文章也被普遍认为是翻译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1]在文章中他探讨并阐述了诸如翻译学学科的命名,研究范围和划分等一系列学科基本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翻译学的学科框架图。

塔玛?埃文-佐哈尔

以色列学者佐哈尔从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的角度于1979 年首次提出多元系统(Polysystem Theory),他本人也被视为“翻译研究学派”的先驱之一。他认为,文化、语言文学社会都不是由互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而是由相关的元素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又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多个相交甚至相迭的系统组成。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创造了“多元系统”这个理论术语。所谓的“多元系统”,指的是社会中各种相关的系统――文学以及文学以外所有相关的系统的集成,用以解释该文化中全部的书写; 佐哈尔在阐述多


元系统理论时,着重讨论了翻译作为多元系统中的一个系统在文学元系统里所占的位置。

[2]

吉迪恩?图里

吉迪恩?图里在对希伯来英语翻译文学进行大量描述性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埃文?佐哈的多元系统理论和霍尔姆斯的描述性翻译理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描述翻译学理论和方法。图里不仅在理论上分析了描写研究对翻译研究学科的重要意义,而且在实践基础上对以经验法进行的描写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他认为只要在译入语文化读者眼里把一个文本视为翻译,它就是翻译,而不是说要翻译成什么样子才能称为翻译;图里因此提出翻译要以译入语为导向的观点,形成注重翻译的译语文化、译语文化特征与翻译的关系的研究方法。[3]描写研究在实际研究中积累丰富的事实根据,不仅对翻译行为做出详尽的描述和解释,从而有充足的根据做出合理的预测,而且为学科理论设奠定了

基础。

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奈特

勒菲弗尔和巴斯奈特共同倡导翻译研究文化回归,并合作出版了《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将翻译纳入文化构建的大视野下。[4]勒菲弗尔主要考察的是意识形态对翻译文本的改写所施加的影响和操控。他(Lefevere1992)指出,“翻译不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它更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5]在勒菲弗尔Lefevere1992)看来,改写主要受内外两方面的限制:一是来自文学系统的内部,由评论家、教师、翻译家等所组成的专业人士,他们关心的往往是诗学;另一个则来自于文学系统的外部,即拥有促进和阻止文学创作和翻译的权力的人和机构,即赞助人。赞助人感兴趣的通常是文学的意识形态。联系到翻译的问题上,影响翻译家翻译策略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即翻译家的意识形态(也许他支持这种意识形态,也许赞助人将这种意识形态强加于他)和当时文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诗学。而巴斯奈特的翻译思想主要通过她对翻译研究的性质、翻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1U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