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措施

2022-08-11 16:21: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措施》,欢迎阅读!
管网,住宅小区,分流,工程技术,改造
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措施

摘要:为推进水污染防治,提高水环境质量,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作是最根本的环节。目前,全国许多城市正在逐步进行住宅区雨污分流改造计划本文结合已改造工程的实践经验,对改造过程中常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

整治水污染,重建水生态,是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要从根本上治理水污染问题,就必须实施正本清源的排水管网改造[1]。清源行动是从住宅小区住户出发,对小区排水管网系统进行梳理,纠正用户错接、乱接的现象,不断改进雨污水管网和市政管网,并建立两套雨污水管网系统,真正实现雨污分流,不仅使城市污水通过雨水系统直接排入河流,也可避免雨水向污水处理系统的转移,减轻了污水处理负荷及能耗。 一、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的必要性

改造现有的雨水、污水排水管网是减轻水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雨水污染相对较轻,可通过雨水管网系统直接排入河流或天然水体,经过自然降水后可作为市政用水或工业用水[2]而污水需要通过污水管网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通过辅助工艺进行处理,当水质符合标准后可正常排放。如果雨污合流将大大增加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量,使资源和能源消耗更多。因此,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对保护水环境、居民健康、减少能源消耗、缓解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改造前,需要检查每户的排水方法和排水设施的实际情况,对于不科学设计,或人为私自建造的雨污水管道,进行调整和纠正,从而为住宅小区建立一个合理、环保的雨污分流管网系统,逐渐减少污水和雨水排放混乱的现象,最终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3]。住宅小区雨污管网改造工程是重点民生工程的典型代表,难度相对较大,并且改造过程中面对许多问题,有关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雨污分流管网工程的改造。

二、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主要面对的问题

协调工作量大。对于老旧住宅小区而言,许多住户将阳台原有的使用功能进行更改,如居民将洗衣机放置在内,或将阳台改为厨房、卫生间等,导致污水排入雨水系统,使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负荷急剧增加[4]。因此,这一部分是雨污分流改造的关键部分。同时,改造施工可能需要入户实施,与居民协调工作量非常巨大,也相对困难。改造空间小。改造工程地处人口稠密区,且工程物料量大、物料运输频繁、施工面积有限。同时,一些住宅区涉及运输车辆无法驶入的矛盾,增加了物料运输的困难性。管道信息不完整。管道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用水、用电等生活安全。老旧住宅小区地下管线历史较长,管线数据收集难度大,资料缺失现象较多,增加了前期勘测、设计的任务量。内部排水系统存在缺陷。老旧住宅小区雨污管道缺少分流或存在乱排现象,原有雨水管道系统遭到破坏,污水管道负荷大幅度增加。改造工程设计变更较多。改造工程工程量大,直接面向群众,设计变更无法避免。雨污分流改造涉及千家万户,每位住户都有不同的需求,一张设计图纸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设计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更改施工方案。 三、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具体措施 (一)室内雨污管网改造工程


一般而言,对于具有改变阳台功能的多层建筑,将原阳台雨水竖管通过水封装置与污水井连接,另设雨水立管;对于屋面面积较小、总建筑14层以上、改造条件复杂时,将阳台雨水立管与污水系统连接,不增设新雨水管[5]在改造雨污合流立管时,需在立管上部新增雨水立管,并将其与附近的雨水管连接,新增雨水立管应安装在现有合流立管旁边(如图1所示)。在改造期间,原有的雨水立管可从屋面下切断,然后与新增雨水立管连接,作为改造后的雨水立管,原有雨水立管屋面以下的部分则作为污水立管,直接与污水系统相连。这种做法可以避免屋面结构损坏、漏水、雨水收集不良、积水等问题,适用于低层建筑应增设污水通气管,并延伸到屋面以上0.3m处,如通气管的4m范围内设有门窗,则通气管的高度应比窗户顶部高0.6m。在住户经常停留的平屋面,通气管应该比屋面高2m。若原有合流立管旁边没有安装条件时,即新建的屋面雨水出口不在最低点,可在污水通气帽上留有小孔,以减少屋面积水,同时必须采取防水措施,避免屋顶出现漏水现象。水封井的设置通常有以下4种方案:第一,在底层阳台下设置“S”型蓄水弯头;第二,在检查井内增设“S”型蓄水弯头;第三,在地面上设置新的水封井;第四,在埋管上安装鸭嘴止回阀。从安装、维护、施工成本、水封效果以及近年来实施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检查井内增设“S”型蓄水弯头方式的使用较为普遍。

(二)室外雨污管网改造工程

对于只有一套排水管网的住宅小区,应根据雨污分流原则,将原有管网改造成污水或雨水管网系统,新建一套雨水或污水管网系统。新建污水管网的管径比新建雨水管网的管径小,但管道埋深较深。因此,新建雨水或污水管网应根据现有排水系统,从技术、经济等层面进行综合比对来确定。一般而言,如果现有的排水系统是沟渠或下游为河涌,适合建造新的污水系统,将原有的系统作为雨水管网系统。在其他情况下,建议优先兴建新的雨水系统。对建筑密集、道路狭窄、人口集中的老旧住宅小区,铺设管道对周围建筑物地基的影响较大,而且工程实施难度很大,一般采用现有的合流排水系统,在合流排水管道出口处设置截污井,以确保所有污水排入污水系统,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6]。从长远来看,可结合已完成的老旧城改造工程,逐步建设雨污水排水系统,实现雨污水分流排水。部分住宅区并无新建雨水立管的条件,阳台合流管直接接至污水收集系统,难免会有雨水流入污水收集系统,增加污水收集系统及污水处理的负荷。因此,建议在建筑物的立管道末端设置小型截流井,截流井的小直径管道与小区污水管道连接,大直径管道与小区雨水管道连接。当降雨量超过截流器的承载能力时,大部分立管都会将雨水排入雨水系统,这基本上可以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分流。 对于有两套排水系统的小区而言,虽然有两套雨污水排水系统,但系统不够完善,存在混流、错接、设施损坏、管理不善等问题,应找出并分析问题,根据具体情况,结合雨污分流原理,确定最终整流方案。通常采用局部整流方法,如增设雨水入口、加高垃圾房围挡、改变污染点排水口的连接方式等,从而达到雨污分流的目的。 四、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质量管理措施 (一)吊篮作业管理

住宅小区雨污立管的改造工作量大,部分多层住宅小区可用于吊篮施工。吊篮施工具有操作灵活、移动方便、使用便捷、操作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吊篮操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施工人员命悬一线。因此,有必要做好吊篮机械设备的检验工作,包括:悬挂机构、钢丝绳、受力构件、夹具、电气控制系统、防护锁功能等。同时,要做好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 (二)井下作业管理

井下作业一直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隐患。雨污引水工程的整体施工技术难度不大,但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往往被忽视。在下井之前,安全管理负责人必须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施工人员应检查其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好齐全。在施工期间每半小时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器检查井内是否正常,尤其必须连续监测污水管道井下情况,以确定工作环境是否存在有毒气体,如发现异常应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7]。施工区四周应设置明确的警告标志,夜间应使用荧光漆警示标志,井口周围应设置红灯,提醒车辆绕行,防止行人坠入。所有井盖应在工程完成后立即盖好,以免留下隐患。 (三)精细施工管理

住宅小区新建和改造的雨污管道数量众多,在管道敷设时,管道接口应进行精细化施工,以防止接口漏水、渗水。建议所有埋地管道均应开挖沟槽,且平直、坡度大,底部应夯实。管道的每个部分也必须按照粘接工艺依次进行,全部粘合后,管道应保持平直、坡度均匀,预留口位置准确。安装管道时,以防止倒坡及斜坡不当,主管安装后应进行封水试验,出水应用充气橡胶密封,以达到无泄漏的目的。与其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粘接时,必须将预留的管口清洗粘接。 五、结束语

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改造工程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施工方式。在制定工程计划前,应有足够的实地视察和测绘工作,并就住宅区的道路修复和绿化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后期修复工作,尽量降低改造工程对住宅区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同时,针对住宅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薄弱,私人改造阳台管道等问题,街道应加强宣传和监督工作,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控制水资源污染。 参考文献:

[1]黄靓.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措施实践探析[J].中国工程咨询,20205):88-90.

[2]黄啸尘.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措施实践探讨[J].赤子,2018,(27):190.

[3]季芳芳.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设计要点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1165.

[4]代红.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设计要点分析[J].四川建材,2018442):205-206.

[5]彭俊,戴仲怡,李瑞成.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措施实践探析[J].给水排水,2017436):103-105.

[6]张良.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243-244.

[7]许万平.旧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技术探讨[J].珠江水运,2019,(5):82-8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10H.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