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格拉底对话随笔》,欢迎阅读!
“苏格拉底对话教学法”中的三个阶段
一、澄清语意:
在我们日常的想法、对话当中,经常会有一些语意笼统不明的现象,而为了能够确实地分析、了解我们想法的根源,苏格拉底式对话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针对语意中模糊不清的部份,尤其是关键词加以澄清,要求当事人对所说的字词提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以澄清概念。
例如上例,当事人说"态度不好"就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据此无法了解当事人真正的情绪根源是在哪里,所以咨询者便会加以澄清,要求当事人对模糊的用语给予一个明确的定义,直到当事人能够明确的呈现出所谓的"态度不好"就是"没有打电话给我"。 二、了解规则:
在定义都清楚了之后,我们便可以着手来了解这个想法跟事件之间的关系了,而这个关系便是一个内隐的规则,认知疗法认为人的内在都有很多的规则,我们依据这些规则来评判外在的事物,而通过对这想法的前提的澄清,规则便自然会浮现出来。
例如上例,透过澄清语意我们已经了解到是当事人的男友没有打电话来才让当事人心情不好,但是我们还是不了解打电话跟心情不好之间的关系,而这正是咨询者所想要了解的,于是在咨询者要求解释之下,我们才终于明白当事人认为"打电话=关心",而"不打电话=不关心"这样的规则。
P.S."期待落空"也是一个模糊的描述,所以咨询者又进行了一次语意的澄清。 三、找出证据:
在规则已经清楚了之后,我们就要来好好地检查这样的规则是不是合理了,而要求当事人提出证据便是验证这个规则正确与否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如果当
事人能够提出有力的证据,那我们便比较能够相信这个规则是有根据的,不然则需要被修正以合乎事实。
例如上例,当事人的规则是"不打电话=不关心",那么就要提出证据来支持确实是如此,但是很显然的,在咨询者直接反映出当事人的规则之后,当事人便发现了这样的规则其实是不合理的,而对自己的规则提出了反证,如此当事人将比较有可能会去修正自己的想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wo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