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等幼师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对策分析研究》,欢迎阅读!
![生厌,幼师,分析研究,中等,对策](/static/wddqxz/img/rand/big_38.jpg)
中等幼师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对策分析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探究中等幼师生厌学的心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改善中等幼师生的厌学问题。
关键词:中等幼师生;厌学;心理原因;对策分析 1.中等幼师生的厌学现象
本文将厌学定义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课堂、教科书、课内外作业、学校生活的一种抵触和排斥状态。“厌学心理”就是学生厌恶或厌倦学习或学业而采用逃避的一种心态,包括厌学认知,厌学态度,厌学情绪,厌学动机和厌学行为。厌学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烈,学习兴趣弱,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主动性。厌学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1)上课时经常讲话、睡觉、看小说;(2)学生互相抄作业,甚至一些学生长期不做作业:(3)晚上长时间玩手机,导致白天上课没精神、睡觉;(4)对于所学专业需要的技能随便应付,比如钢琴和舞蹈,不愿意刻苦训练,
2.中等幼师生厌学的心理原因 1.1 中等幼师生年龄特征
幼师学生的年龄大都在15、16—18、19岁之间,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人身心发展的最迅速、最旺盛、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但也表现出各种矛盾冲突。
自我意识增强,任何事都想自主,但由于缺乏经验,对事情的理解比较片面,对老师、家长的期待和关心会出现逆反心理,与父母、老师的关系紧张。
情绪起伏比较大,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有限。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烦恼、焦虑、紧张、失落、孤独、恐惧、抑郁等种种消极情绪,对她们的健康成长与学业进步有极大地影响。
2.2缺少学习目标与兴趣
学习是一个持久而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不断付出与反复地训练,因此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疲倦、焦虑、烦躁、记忆力下降、学习效率低下、受挫等现象,这就需要学生有专业兴趣或者激励他们的外部动机,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选择幼师往往是由于不能顺利升入高中,老师、家长的选择而非学生的自愿选择,因此中等学校的幼师生们大多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自己的特长与潜能发挥不出来,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专业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基本技能都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没有什么想法,迷茫、空虚、虚度光阴......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从近期目标来说厌学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从远期目标来说厌学学生的缺乏长远的奋斗目标,对未来缺少规划。 2.3 缺乏良好习惯与方法
中等幼师生一般在初中就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没有养成制定学习规划、上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归纳总结等习惯,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不会记忆,不会理解、不会思维等,这些便导致学生学习效率极低。
2.4缺乏相应能力与成就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由于专注力、理解力、记忆力、自控力差,往往成为老师经常批评和厌弃的对象而产生厌学心理,来幼师后也曾极力改变这种状况,但由
于自身管理自己的能力差,加之幼师生除了要学习文化课以外,还要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理论课程以及一些技能课程,如钢琴、舞蹈、绘画和书法等他们陌生或者不感兴趣的课程,使他们努力后没有成效,没有成就感,造成想改变自己的想法前功尽弃,进而更加厌恶学习。 2.5潜意识的报复与抵抗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想改变自己,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甚至有的会扇自己,掐自己,用针扎自己,……心理咨询时曾经有一个学生谈到当自己一天没能好好学习时,情绪不好时,她会用针扎自己,而且感觉仿佛扎的不是自己。
在心理咨询中发现很多学生之所以厌学,往往是由于小学、初中老师、家长教育不当造成的。
如老师当众伤害学生的自尊,从此不喜欢这门学科、厌恶这门学科、现在理性知道应该学好这门学科,但怎么学都似乎油盐不进。
有些家长因孩子成绩不好而打骂、贬损孩子,如你这个废物、我怎么生了你这样一个孩子等等,甚至有些家长骂孩子的话简直不堪入耳,每当学生谈起这些都会失声痛哭,由于这一切都是有学习引起的,所以学生在心灵深处就痛恨学习。 有些学生有自己兴趣、理想,但家长坚持让孩子来学习幼师,虽然孩子表面接受、认同,但潜意识会无意识的证明父母选择是错误的……(曾有一位毕业反复考在编的幼师生来咨询,考了多次,每次考都会差一两分被淘汰,平时复习比她差的学生都考上了,
但她就是考不上,该生为此苦恼而前来咨询。最初她的梦想是学习舞蹈,但父母坚持让她学幼师,最终听从父母安排进入幼师,进入学校后只对舞蹈感兴趣,其他一概不想学,毕业后也找了与舞蹈相关的职业,父母感觉那不是长久之计,劝她考在编,自己也感觉不应该抵抗父母了,也很努力学习,平时也复习的很好,但考试时总会把做对的题改错。通过咨询她明白,虽然意识接受了父母的建议,但潜意识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 3.中等幼师生厌学的对策分析
3.1了解学生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学校幼师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初中升高的挫败,要求学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其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咨询师、资深班主任为任课介绍学生的心理现状、特点,使任课迅速了解学生特点。心理咨询师和任课老师共同探讨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将其渗透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举办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等,创设情景提高学生人际关系的感受能力、协调能力,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使其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3.2确立学习目标,指导制定职业规划
学校组织职业规划讲座,介绍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建立档案卡(教师、同学以及自己都对自己进行点评),以此全面分析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帮助学生分析社会大环境下对幼师生的现实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校与当地优秀的幼儿园建立合作,让在校幼师生根据年级的不同,分别要去幼儿见习不同的周长,以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不仅能制定短期的学习目标,还能为今后的职业确定方向。同时实习的经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3.3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动机兴趣
幼儿专业是实用性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体系化、优化。根据专业需要开设
一些选修课,比如开设幼儿园课程设置以及营养搭配等选修课,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让他们自主选择一些课程。另外,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的思维融入教学,融入课堂,激起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和渴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3.4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个性
不会学习、情绪失控、意志薄弱、态度消极、观念错误……是造成学生成就感低厌学的重要原因,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个性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聘请高校教师,幼儿园教师)为学生做专场报告,讲座。各班围绕如何学习,如何调控情绪,如何培养专注,如何自信等主题开展主题班会
3.5开设心理咨询,引导学生走出阴霾
学校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厌学心理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运用适当的心理辅导方法,找出学生厌学的心理根源,引导学生走出厌学,使学生真正愿意学习,爱好学习,喜欢学习 参考文献
[1]郭小燕.幼师女生厌学心理分析[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张冬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及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2010,(3):4-5. [3]张家欣.职业高中学生厌学现状分析与心理[D].广州:广州大学,2013.
[4]蔡桂芬.初中生厌学原因分析及矫治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7. [5]牟及灵.高职学生的厌学情绪及其心理疗法[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15-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wU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