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年整理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欢迎阅读!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外科之父——裘法祖
裘法祖,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 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外科之父"。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
裘法祖先后创办了《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是创刊最早、影响最大的医学科普杂志《大众医学》的主要发起人和创刊人之一,组织编写了40多本医学教材。他参编的《黄家驷外科学》被誉为外科学的经典著作。
2021年,裘法祖逝世,享年94岁。
接下来,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裘法祖的传奇人生。 一、笃定信念、苦读医学
1914年,裘法祖出生于西子湖畔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聪慧勤奋的他,于18岁那年如愿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预科班学习德语。从此,他便和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36年,裘法祖只身远赴德国留学,就读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
求学期间,年轻的裘法祖学医的信念坚定,学习刻苦,因在图书馆里度过了所有的课余时间,被戏称为“图书馆馆长”。毕业之际,他以14门课程全优的成绩,拿到了德国医学博士学位。裘法祖后来说道:其实年轻人哪有不爱玩的,我读大学时也喜欢娱乐活动,可为了实现治病救人的理想,我逼着自己沉下心来学习。” 二、挺身而出、勇救难民
毕业后,裘法祖成功应聘德国的外科医师,正式开启了医生的职业生涯。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位“神医”名噪一时。二战时期,裘法祖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纳粹的枪口下解救了几十位犹太人,而他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联邦德国大十字功勋勋章”的亚洲人。 三、开拓外科、国之大医
1946年裘法祖回国,开启了其开拓现代外科历程。裘法祖归国从医的60多年,也是外科迎来历史性变革的60多年。他不仅奠定了今天医学里的专科概念,更用一把小小手术刀,开创了我国外科手术领域非凡的历史:
50年代,率先开展分流术和断流术,并创建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60年代,在手术中确诊全世界第一例临床脑血吸虫病,是我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
80年代,筹建起我国第一所器官移植研究所,并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病房; 直到现在,裘法祖主持的肝移植仍然保持着两项全国纪录:例数最多,存活时间最长;
作为外科奠基人,裘法祖是医学界公认的一把宝刀。他自创的“裘式刀法”以稳、准、轻、细、快见长,点燃了无数患者生命之灯。 四、仁心妙手、医德风范
裘法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特别强调医德修养。他常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可见他对医者门槛的要求之高,同时他也以此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次手术前后对每一件器械、每一块纱布的认真清点,让他在进行无数次手术时,未错一刀,也使得他的手术台成为了最安全的手术台。他认为“医生的一个错误,病人可能就要为之付出一生的代价”,所以他对待学生非常严厉。
在一生众多的荣誉与光环中,裘法祖最看重的是颁发的“医德风范终身奖”。他时常语重心长的教育学生:“医生在技术上有高低之分,但医德必须高尚”,“做医生不难,做好医生很难,永远做好医生难上加难。要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痛病人所痛”。对此,他更是以身作则,躬亲实践,如冬天用胸口捂热听诊器后再检查病人;选择坐在离灯箱最近的地方为病人看片子……用爱的路径和心的维度,呵护无数患者微弱的生命灯火。
回望裘法祖60余载行医生涯,其人生不可谓不传奇:从治病救人的理想开始,跨越大洋彼岸,走过战火硝烟,成为的辛德勒;从归国开拓外科,到当代医学挺立于不败之地,他亦作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历史的长河中,裘法祖用从一而终的兢兢业业书写了一位伟大医者的生命长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wA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