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

2022-08-17 23:22: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欢迎阅读!
五人,儿童文学,中国




《中国儿童文学五人谈》阅读体会

萌生阅读这本书的念头,源于去聊城听董旭花教授的讲座,在讲座中,董教授提到了这本 书。后来参加《幼儿文学》的编写工作,就潜心拜读了这本理论专著。

这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准、内容厚重的儿童文学理论著述,参与谈话的五位专家都是资深的中年专家,他们分别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梅子涵;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卫平;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自强;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教授彭懿;北京大学教授现代文学博士导师曹文轩;这五位专家都亲历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低谷与繁荣,对儿童文学的发展充满了想法,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许多全新的观点和思想。 本书有几大亮点,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1、形式新颖

与以往的理论书籍不同,这本书是由五位资深的专家围坐在一起,以对谈的形式梳理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脉络,瞻望未来绚丽的前景,推动儿童文学创作的进程。正如梅子涵教授在本书序中所言:我们五个人,在二十世纪的最后的秋天,从早到晚的那五天„„我们靠着沙发,房里有很轻的音乐,发表着、讨论着、争论起来。我们都累了,但是我们对自己说,不要靠着沙发睡去。那五天,我们喝了很多的咖啡。

这种以咖啡茶叙的轻松方式,探讨中国儿童文学严肃的理论,这种方式在中国是少见的。这次对谈,既有专家的深思熟虑,也有即兴的临场发挥,既有一致的共识,也有见仁见智的激烈碰撞,被称之为最有大家风范的“吵架”;梅子涵教授戏称为“精神的摔跤”。对于一般读者是过于沉闷而枯燥的理论在书中成了一个个有趣的话题,理论变得活泼、生动、亲切、容易理解。在形式上,本书独辟蹊径,值得一读。 2、内容厚重

本书几乎将儿童文学界众所关注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一网打尽”涵盖了儿童文学研究领域中的12个话题:关于经典、图画书、童话、幻想文学、儿童小说、成长小说、故事性、幽默想象力、诗意、评论、出版等话题。

择取其中一点和大家分享。 关于经典,专家是这样解读的: A什么是经典?

经典必须是经过历史的累积、选择和认定才产生的,是以时间为支撑点的,经得起时间的






检验,给人一种大气、厚重的感觉,让人产生崇仰感的东西。

B:人们要有“阅读经典的意识”

梅子涵教授把儿童文学经典阅读作为研究课程的第一门课,足见专家对经典阅读的重视。在阅读经典时要有一种虔诚的情绪在里面,这种阅读是一种仰视,有一种庄严和虔诚的态度在里面。

C:最后提出了“阅读经典”的意义。

曹文轩:不读书,得不到理性力量的支持,观察能力丧失了,感悟能力丧失了,发现生

活矿藏的能力没有了。对一个作家来说,他对时间表的分割是七分读书三分写作。 朱自强:读书最高的境界是把它视为自己生存的需求,生存的方式。在活着的时候,到

了不读书简直活不下去,这是读书的一种更高的境界。

曹文轩:读书本身是一种修养。他不光是接受知识,对于人们心性的修炼、心境的提高、

优雅气质的生成,都有好处。书能醉人,让我们在书海里乐不思蜀,把读书当成一种享乐。愿我们的读书会越办越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vO.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