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听者为中心的日语表达

2023-04-29 14:3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听者为中心的日语表达》,欢迎阅读!
日语,听者,表达,中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听者为中心的日语表达

作者:刘宁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31

要:一个民族在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同时,语言也反映了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相同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日本的荒木博之是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反映某种语言群体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的一面镜子。因此,为了探明特定的语言的特定的有限的表达意义,必须尽量去挖掘使用这一特定的语言群体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

理解语言文化首要的一点是懂得语言表达的心理。一般来说日本人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在表达自己要说的内容时,往往要考虑到对方的心境。正是因为这种感受,日本人在说话时非常重视"相手本位"的观念,也就是说在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力求不伤害对方,再三推敲措辞之后才表达出来。因此,日本人尽量不直接说出好与坏、对与错、赞成或是反对,避免使用刺激性强、或是容易造成自他对立的表达方式。本文将探讨日语中以听者为中心的表达和支配此种表达的相关心理。

关键词:语言表达;听者中心;民族心理 一、以听者为中心的语言表现 1、省略的表达方式

省略是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来说,讲话中往往省略大家共知的部分,以求简明扼要。但由于日语特有的语言氛围和日本人独有的以心传心文化背景,日语中的省略现象尤为突出。

比如,请求帮助时说時間がありましたら(如果你有时间的话,……ご面倒でなければ(不麻烦的话,……ご都合がつきましたら(您方便的话,……忙しいところですが(知道您很忙……

提出不满时说あのう、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が、ステレオですが、音が(嗯,对不起,你的立体声收音机声音有点儿……恐れ入りますが、お宅の坊ちゃんのことでちょっ(实在不好意思啊,想跟您谈谈您家孩子的事……何回も説明したのに(我已经解释了好几次了呀……

拒绝对方时说明日はちょっと(明天有点儿……お手伝いできるといいです(能帮上你的忙是最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些省略往往出现在不说不行,但说了又怕给对方带来不快或伤害这样的场合。用这种省略的方法将自己不好讲或不愿讲的话巧妙地留给对方,看似模糊,实则听者稍加留心便可明其所言。换句话说,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来说话,给人一种如释重负的良好感觉。 2、自他动词的选用

日语动词里的自动词和他动词中有一部分是有自他对应关系的。一般来说,自动词表示事物自然产生的变化,强调客观的变化结果。他动词表示主体动作作用于对象,强调动作性,有时使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发生变化而强调结果性。自他动词的分别使用也是日语表现形式的一大特色,两者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都具有客观或主观的指向性以及积极或消极意义的价值取向。

比如说,日本人习惯说お茶が入りました,而避免说お茶をいれました。这是因为从结果上来看,入る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不涉及人的因素。而入れる是人为的结果,它的主观指向性突出了人的作用,带有施恩于人,图求回报的含义。为了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因他动词的主观指向性产生消极的后果,日本人常常使用自动词将事物描写成为自然变化的结果,以此减轻因自己的行为而给对方造成的心理压力。当把茶沏好的时候,日本人说お茶が入りました,这是利用自动词强调客观结果、中立的指向性,表现出不给对方增添心理负担的顾及与体谅。 3、否定表达

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尊崇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喜欢直来直去,单刀直入,有什么说什么,不喜欢拐弯抹角、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表达方式;而日本人则习惯与人保持距离,时时处处虑及对方,为了不在感情上伤害对方,不使对方丢面子,避免摩擦和不愉快,“no”对他们来说是很难说出口的一个字。相原茂在《午後の中国語————言葉のエッセイ》一书中举过下面一个例子,通晓汉语的日本人初次来中国进商店购物,打听自己想要的商品时会被干脆的告之没有。日本人对售货员的话自然明白,但心中却难以释然,总觉得售货员的回答少了点什么,希望对方说出没有时有一点踌躇和迟疑。因为他们在本国的国土上适应了日本售货员的「すみません、今あいにくちょっと切らしておりまして」的应答。当然,日本售货员委婉的否定表达目的归根结底也在于告之顾客没有他所需要的东西,但却煞费苦心地设置了すみません”“”“あいにく”“ちょっと”“切らしておりまして”…这一连串的クッショ(缓冲),以缓和给听者带来的冲击力。日本人在使用否定性表达的时候,体现出体恤他人的心理,于是他们不惜花费口舌,唠唠叨叨拖泥带水地说了一大串。这么做,无非是为了缓和否定性表达带来的冲击力,避免使对方难堪、陷入尴尬的境地。 二、他律性心理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考察研究不可思议的日本人时,认为日本人是以耻感为原动力的。她在《菊与刀》中指出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并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该书的著者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战后至今,耻感文化论不仅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而且日本人本身也是倍感中的。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日本人往往不是以自己的意见来看问题,不轻易用自己的肯定或是否定来决断事情,他们重视的是周围在怎样说,对方的意见会如何。律制日本人行为的主要是世人的舆论而不是一种恒定的道德标准,这就规定了这种他律性是就人不是就事,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这种心理表现投射在语言表达上,就出现了日语中诸多的委婉暧昧、间接式的表达方式,其实以听者为中心的心理与他律性的心理是一脉相承的。 结束语

以上只是粗浅探讨了日语中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及其所反映的日本人以听者为中心的心理,由此可见,透过语言的表层结构可以抓住日本人的语言心理、思维方式等深层文化内涵。因此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我们还要充分了解日语表现形式背后隐藏的各种文化因素,掌握语言交际能力,这样才能突破跨文化交际的壁垒,避免发生文化冲击,实现圆满的沟通与交流。笔者今后将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红 日本语和日本人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12

[2]范崇利 对日语口语表述文化特征的考察 日语学习研究 20031

[3]杜勤 クッション型的交际方式——体恤他人的文化心理 日语学习研究 20042 [4]孙玉林 日语的表达形式与文化内涵 日语学习研究 20042 作者简介:

刘宁,女,硕士,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方向:日本文化及日语语言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p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