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识字的关系

2022-08-17 08:24: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阅读与识字的关系》,欢迎阅读!
识字,关系,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阅读与识字的关系

作者:吴礼飞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2年第08

会识字就会阅读,阅读必先识字,这似乎成了通识。所有的语文教育教学规划、方案、设计,都是先安排识字,后学阅读。殊不知,这正是造成当前语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成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一大硬伤。识字难和作文难,是我国小语文教育存在的两大难题。尽管小学语文教学的改良、改革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索的步伐,但总是收效甚微,小学生的识字任务还是那么繁重;学生作业、写作中的错别字现象依然层出不穷;学生朗读课文也总是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不能达到新课标规定的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目标;作文语句不通、语意不明、无话可说。这严重妨碍了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吕叔湘说: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言,还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我们一直在根据我们成人自己的直觉经验,去猜度、推断小学生的识字和阅读学习,而不是根据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来安排教学思路。我们是走先识字再阅读的道路,认为学生识字了就会阅读。识字以机械识记为主要学习手段,同时由于识字教学任务重,耽误了学生尽早学习阅读、完成阅读积累的过程,这就很自然地造成了学生语感缺失、语言素养难以有效形成的事实。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要特征,形象识记能力强,分析问题、理解能力弱,对字、词的识别以整体图式的形式摄入大脑记忆之中,就如一个小孩认父母的形象,总是将父母形象的整体作为一个完整图式进行识别一样,学生对生字词的识别也是这样。这是儿童心理学的基本常识。苏霍姆林斯基系统研究了儿童母语阅读能力的发展规律,提出学习读的起步时间应该先于学习认识单词的起步时间。他明确提出,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在汉语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是不合格的阅读,根本无法顺利阅读,顺利学习。加涅的学习分类观点把学习分成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四个方面。识字能力属于智慧技能中的辨别能力,写字属于动作技能,他们不属于同一阶层的能力范畴。辨别以言语连锁、联想为前提,也就是学生识字、辨别汉字必须以大量的语言积累为前提。

可是我们在安排儿童识字、阅读学习的时候,却偏要南辕北辙,舍弃儿童的有意注意而使用强制灌输的方式,先教孩子识字,并将识字和写字混为一谈,一概以机械读写为记忆手段,在学生认识了一些字以后,再要求学生凭借识字的能力去进行阅读学习。在识字的过程中,又违背学生形象记忆的规律,在字的音、形、义上零敲碎打,反复折磨,到头来学生还是记不住,就又用反复抄写的办法加强识记。这样的识字教学,就是错字、别字产生的原因。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pM.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