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中药方

2023-01-08 01:51: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热解毒中药方》,欢迎阅读!
清热解毒,药方
清热解毒中药方

夏季很容易上火的,一旦上火整个人都不舒服了,听说上火可以用中药方解读,下面就介绍一些清热解毒中药方给大家,让大家都能清热解毒,轻松一整天。 清热解毒中药方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用量:6--12;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A,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用量:3--9,捣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着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着的降低血压的作用。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和症等。用量:一般3--9克。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鲜者15--40克。 5、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性等。用量:一般6--9克。 热气上火的原因

1、干燥的季节或气候

秋季气候干燥,尤其是北方,如果不注意补充水分很容易上火。 2、不良饮食习惯因素

嗜酒,或由于饮食不节,过多进食辛辣、肥腻等食品,都会引起上火。另外如果是本身比较容易上火的人,就更要避免经常食用热性食物,如辣椒、榨菜、鸡肉、狗肉、酒类、桂园、荔枝、橘子等。

3、生活习惯因素

工作繁忙、精神紧张、应酬多、烟酒多、睡眠不佳等,年轻人经常熬夜很容易引起上火。

4、长期食用滋补品

滋补品虽然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但是也不能不注意它会产生的副作,因为一般的补品都是热性发物,如红参、高丽参、保龄参、鹿角胶、阿胶等热性补品,在“上火”时不要吃。 预防热气上火的方法

1、随时补充水分

常喝温水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包括冷却体内燥热,促进表皮循环,还能冲刷口腔中的细菌菌落,抑制生长。即使常待在冷气房的人,水分蒸发较,一天也要喝1300cc左右,流汗时更要多喝。“上火”时也适合喝柠檬水,多吃柑橘类等酸味的水果。如果不喜欢水淡无味,也可多喝舒缓茶,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银花等花草茶。

2、作息时间规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nD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