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观沧海》

2022-08-26 01:4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观沧海》》,欢迎阅读!
观沧海,古诗文,诵读,中华,语文
小学语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dàn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7)竦峙(sǒngzhì: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8)萧瑟(xiāos: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本图是曹操骑马在碣石山上的景象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荣幸。

14)甚:极其,很。

15)至:极点。

16)幸甚至哉(zāi:很荣幸至此。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21)观:欣赏。

22)幸:庆幸。

23)咏志:即表达心意。咏:歌吟。

2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歌配乐演唱使得附加语,与正文内容没有关系。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选自《乐府诗集》这是《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中的第一章。

24)以:连词,来(以观沧海)

25)以:用(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上翻腾着巨大的波浪。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庆幸极了,用作诗歌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iy.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