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欢迎阅读!

《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幼儿的成长要靠幼儿园与家庭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一、家园共育的基础。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幼儿应尽早的脱离在家一对一的独处阶段,到幼儿园来进入多个幼儿共处的环境。幼儿园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与家庭合作共同育人的重要性。那么,家园共育的基础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沟通”。沟通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在幼儿的教育上要积极互通信息,交流看法,以便全面地了解孩子,共同协商教育策略。沟通是有双向性的,它象一道彩桥,一头连着幼儿园,一头连着家庭,沟通得好,这道彩桥就会大放异彩.
良好的沟通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一方面,教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对幼儿一视同仁,不以美丑论高低,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在教师眼里没有“笨小孩”。教师还要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对自己所爱的事业孜孜不倦;另一方面,家长要尊重、信任老师,消除心理距离,主动与教师亲近,愿意与教师合作,配合老师教育幼儿.
幼儿园与家庭是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沟通成为连接二者的桥梁,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最好方式.
二、家园共育的几种有效途径. 1、把“家长学校”办好.
开办“家长学校”的目的在于引导家长走科学育儿之路。通过讲座、参观等形式,使家长掌握最新育儿动向,了解最新育儿经验,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办好“家长学校”,我们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如:《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家长委员会制度》等,聘请了有关专家做顾问。在讲课的内容上,力求实用,尊重实效。采用问卷的形式,向家长调查、了解对家长学校教学内容的要求,关注哪些育儿知识,需要解决幼儿哪些方面的具体问题。除了请专家讲课以外,正、副园长亲自备课、讲课。同时,我们还组织家长撰写有关育儿经验的文章进行交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家长,我们还采取不同内容的讲座,进行交流,如:我们安排了幼小衔接、入学准备、幼儿兴趣学习、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内容;托班家长学校则以稳定情绪,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开发智力等内容为主的活动。在家长学校的活动形式上,我们力求新颖,有独创性。除安排集中授课外,我们还安排了一些其他活动,如“亲子生日会,亲子聚餐会,少先队预备队入队仪式,半日开放活动等等,充分体现了家长是活动的主人的思想.
2、把〈家园园地〉办活.
在我园,每班门外的墙上都有一块板,作为〈家长园地〉的活动阵地,为了使这块板更好的发挥作用,我们力争把〈家长园地〉办“活”。一是在版面的设置上力求出新,首先,色彩要鲜艳,除具有儿童化特点外,还要具有美感,制作要实用、精致、美观。其次,栏目要多样化,除设有“教育目标及内容”、“幼儿保健”等传统栏目外,我们还增设了“你知道吗?”、“红蜡烛”、“你说我说”、“一休网站”、“连心棒”、“亲亲宝贝”等即新颖别致又能让家长产生亲切感的名字,使《家长园地》既充实又丰满。二是《家长园地》要具有互动性,它不是幼儿园单方面设立的“阵地”,它还要有家长的参与。所以,我们每块板上都为家长开辟了一个栏目,如:“留言台”、“畅想”、“你说我听”、“谈天说地”等等,有时班主任老师还在栏目中留
下讨论题,如:“儿子说谎怎么办?”、“孩子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怎么办?”等,向家长征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我们鼓励家长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探讨,这种教育家长的方法更具说服力,而且使《家长园地》产生了最佳的互助效应.
3、把“小广播”办精.
每天晚4点50分是幼儿离园的时间,但家长们多喜欢提前10分钟到园,站在门口收听园
的“爱心桥”小广播。园里规定:小广播每班负责一天,每天10分钟内容,以本班幼儿当天的学习、生活中的见闻为主。由于它说的是幼儿,讲的是幼儿,所以家长们非常爱听。在收听小广播的过程中,家长们一方面了解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情况,同时也了解了幼儿园教师的辛苦,对老师更加尊重、信任、理解了。
5月的一天,小广播里响起了小一班李老师甜美的声音:“午睡起床后,我闻到了一股难闻的气味,抬头巡视,正好与美林怯生生的目光相撞,哦,我一切都明白了。为了不使美林害怕、难看,我笑着对美林说:美林,来,老师带你玩水去!美林高兴的跑了过来,后面还跟着几个小朋友,嚷着也要玩水。我把其他小朋友劝回去后,一个人给美林洗干净,换上了新的裤子,并告诉美林以后有大便一定要到卫生间,便到裤子里不卫生”。大门外,美林的妈妈听着听着流下了眼泪。她对园长说:把孩子放到这里我一百个放心,这要是平时在家,我早一巴掌打过去了,可是今天,我跟李老师学会了正确的教育方法。
4、把社区资源利用好。
社区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充分利用自然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是《纲要》的重要思想。我园所在的小区有:邮局、医院、饭店、派出所、学校、物业所,我们经常组织幼儿有目的的散步、参观,增强幼儿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如:9月的老人节,我园在小区里专门组织一场幼儿文艺演出,来慰问小区里的老人们,祝他们节日快乐!我们还鼓励家长和社区人员直接参与各种有益于幼儿发展的活动。如:大三班任军的爸爸是我们小区物业所的工人,园里的绿篱长高了,我们请任军爸爸和几个叔叔来园剪绿篱,孩子们看到叔叔满脑都是汗,有的送水,有的送毛巾,还有的喊着:“叔叔辛苦了,休息一会儿吧!”另外,我们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聘请有特长的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幼儿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主题活动“爱护家园”、“消灭白色垃圾“等等。在不同的活动中,幼儿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同时也拉近了社区、家庭、幼儿园之间的距离。
家园共育的方法还有许多,但在我园的实践活动中,收效最大的还是前面谈到的几种。我们在家园共育方面还将继续努力,争取拿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三、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1、帮助家长走出认识误区。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X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