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互联网时代对广播电台记者的影响与规范作用》,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时代对广播电台记者的影响与规范作用
作者:孟宏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4期
摘要:新媒体下,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够完成拍摄和采访,并且形成短至几秒,长至几小时的采访视频,从表面看是对广播电台记者的地位造成了严重的冲击,但是事实上海量化的网络采访信息并非是真实的,而广播电台记者应抓住机会,顺应互联网新媒体潮流方向,努力使自己在其中扮演“指路者”角色,确保采访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本文对互联网的兴起对广播电台记者的影响与规范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广播电台记者规范媒体行业、引领海量化网络信息走向以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记者;影响;规范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得到迅猛发展和进步,每个民众都利用自身通讯工具成为路人“记者”,并且对身边感兴趣事件发表自己看法,所以网络必然会产生信息过量等严重问题。目前,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我们却不能不重视互联网兴起、智能手机普及对广播电台记者的影响,以下就是从互联网兴起广大人民群众和广播电台记者扮演的角色出发,阐述了互联网兴起对广播电台记者造成的影响以及对记者的规范作用。 一、互联网兴起给广播电台记者造成的影响
互联网兴起和发展,虽然对广播电台记者起到一定的冲击影响,但是记者地位却不会被取而代之,因为海量化的网络信息是没有公信力的。 (一)广播电台记者和人民群众的互补关系
人民群众的新闻出发点和报道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客观、全面进行报道,就需要广播电台记者进行适当补充,辅助人民群众对报道进行完善。在人民群众角度来看,广播电台记者承担对公共新闻进行完善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人民群众利用手机或者网络微博进行报道,就是为了督促广播电台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能够树立正确的、公正的、平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信心,利用媒体视野开拓、监督以及质疑等对媒体报道客观公正性进行导向,促使广播电台记者报道不仅只局限在党和政府等高层决策上,还要汇惠及民众。人民群众带有强烈的人民群众意识以及基本新闻的报道能力,所以对督促记者认真履行自己职责非常有利。 (二)促进记者报道多元化、多样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民群众的报道方式是利用自己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如智能手机,来采集、采访和录制信息,通过手机和网络上的软件APP平台来发布信息和交流信息,如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百家号等形成信息表达和获取渠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能够扩大民众话语权。人民群众采访和发布新闻方式,就不会像广播电台记者一样,不会考虑与媒体定位是否保持一致,报道内容上还要根据媒体定位进行删减;也不需要因为写作篇幅和采写角度等原因,对报道事实缺乏兴趣和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人民群众可以凭借喜好和兴趣随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可以详述,也可以是一句话直抒胸臆。人民群众利用智能手机和网络软件APP找到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记录,报道方式多样化促使人民群众借助于智能手机和网络平台新闻得到高支持率和关注率,给广播电台记者报道方式带来巨大挑战,广播电台记者逐渐意识到自身不足和落伍,在报道时就会更加“卖力”凸显自己的真实性优势,而且在人民群众的督促下,广播电台记者也开始扬长避短,针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表达方式上逐渐做到关注和重视,为吸引更多读者或者观众,逐渐实现报道方式多样化。 二、互联网时代广播电台记者的规范作用
对人民群众来讲,虽然身边信息海量化特征明显,广播电台记者却能够从海量化信息当中充当“指路者”的身份。广播电台记者普遍都会站在客观、公正立场,对客观事实进行陈述,对海量化信息进行筛选,通过自身过硬职业素养和专业理论素质以及强大信息资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仅能够反映真实事实还能够反映事实本质,为一些职能部门或专业机构提供权威建议和意见,还能够肃清媒体行业,引领信息传播的真实性,这便是广播电台记者对海量化媒体信息的规范性。
(一)纠正微博虚假新闻
伴随手机、网络等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讯工具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因为无意识把一条不真实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发布,网络就会借助强大传播功能把新闻在全国各地范围内进行传播,很多网民甚至普通民众都耳濡目染,直抒胸臆,给社会造成强大社会舆论压力,致使新闻报道出现一些虚假和不实信息,而广播电台记者就要利用自身强大的筛选功能,对虚假微博新闻和不真实报道信息进行纠正,对新闻媒体传播方向起到引导规范的作用。
(二)维护良好微博新闻传播的秩序
另外,手机和网络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非实名制,即匿名信息比较多,因为匿名,人民群众在发表言论时就可能無所顾忌,在网络和手机上完成采访或者录制时很可能就会“畅所欲言”,言平时所不能之言,甚至还可能是一些恶意言论或者诽谤言论,因为匿名可以逃脱责任,所以在发表恶意信息时会存在侥幸心理。所以,人民群众在发表信息时,避不可免地会出现一些缺陷。所以,记者的身份和地位决定其对社会公众舆论进行纠正的权利,要承担社会责任,对手机和网络等一些虚假新闻和信息进行曝光,要降低虚假新闻出现概率,维护良好互联网新闻传播秩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仅凭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成为采访记者,并且能够完成采访、录制、播音和主持人等一系列工作,但是海量化的网络信息却并不都是真实的,很多信息存在虚假,如何打假,如何净化媒体,是每一个广播电台记者的职责所在,能够对网络新媒体信息起到规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得志,周敏.论互联网时代职业记者存在的独特价值[J].北京印刷学员数字出版专业协会,2013(01).
[2]沈艳宁.职业记者的危机——来自互联网与手机的挑战[J].大家谈论坛,2012(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V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