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一中校史概略(1950~1995)

2022-11-24 01:16: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郓城一中校史概略(1950~1995)》,欢迎阅读!
郓城,概略,校史,一中,1950
郓城一中校史概略(1950~1995)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 校史概略 1950-1995

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创建于1950年。座落于城内西北隅。育才路北(原桑园旧址)学校占地面积140亩,环境优美宜人。四十五载,沧桑巨变,物换星移,莘莘学子遍布海内外,饮誉全球。为继往开来,开拓前进,特将学校创建以来的沿革,概述如下: 1950年秋,平原省教育厅批准在郓城设立一所省属初级中学,任命邓光耘为校长,邓校长带领教导主任廖一庸、总务主任陈宗典、张瑞亭等于秋后由省城来郓城筹建。经费由省拨发,冬季开始施工,校址在现在一中东半部教学(即桑园旧址),学校定名为平 原省郓城中学,简称“省中”。教师多是由济宁、兖州、东平、郓城等地聘请来的。 1951年暑假开始招生,共招收初中四个班,称为省中一级。

1952年招收初中七个班,是为二级。教师相随增加,有大专毕业分配来的,有从小学教师提拔培训来的。省中由省府拨款,经费充足,学校建设发展较快,学校建立了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

1953年招收初中四个班,是为三级。

1950年末,郓城县决定在郓城县城隍庙建立一所初级师范学校,校址在今一中西半部住宅区。校长由县长李仲达兼任,唐香亭任付校长,王瑞亭、祝光庭任教导主任。校舍因陋就简,以城隍庙旧房充当办公室和教室,随即招收两个初师班。作为师范学校的通例,学校要供给学生膳食,因当时县里经济困难,两

个月后就难乎为继了,于是县政府决定将郓城师范改为郓城县中学,简称“县中”。学生去留听便,结果部分学生去外地报考其他学校,两个班剩下七十余人。

一九五一年暑假,招两个初中班,是为二级。 一九五二年暑假招五个初中班,是为三级。 一九五二年暑假,学校移交菏泽行署直接领导,省中随易名为平原省郓城第一中学,县中易名为平原省郓城第二中学。

一九五二年底,撤销平原省建制,菏泽地区划归山东省,学校随易名为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和山东省郓城第二中学。

一九五三年一中校长邓光耘调出,陈宗典任付校长,暑假招收四个初中班;二中招收五个初中班。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和菏泽行署教育局的决定,将一、二中合并为山东省郓城中学。


县长王玉修兼校长,唐香亭、陈宗典任付校长,廖一庸、陈心惠任教导主任。合并后,一中一级的四个班和二中二级的两个班共六个班,为郓城中学一级;一中二级的七个班和二中三级的五个班共十二个班为二级;一中三级的四个班和二中四级的五个班共九个班,为三级。

一九五四年唐香亭、陈宗典调出。招收初中八个班。

一九五五年元月孙日新来校任校长。暑假招收高中两个班、初中九个班,发展为完全中学。是为高中一级,初中五级。

一九五六年,中学教育发展,郓城新建两所中学,定名为山东省郓城第二、第三中学,本校相应更名为山东省郓城第一中学。7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绝大多数教职工增加了工资。8月孙日新

校长到北京教育学院学习,付校长车仲实、刘洪林主持学校工作。暑假招收高中四个班,为高中二级,招收初中六个班,为初中七级。12月李慰农老师升任郓城县付县长。 一九五七年,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郓城一中为省重点学校。暑假招收高中两个班为高中三级,招收初中六个班为初中六级。上级为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8月菏泽地委决定学校党支部全面领导学校工作的体制,随派吕文序来校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一九五八年,开展整风反右运动,尔后又进行整风补课、反右斗争扩大化,十多名教职员被错划为右派,遭到灾难性的打击。暑假招收高中十个班,其中两个二年制班,是为高中四级;初中招收四个班,是为初中八级。 一九五九年――一九六五年,共招高中38个班,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Qx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