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两则原文

2023-02-25 15:41: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庄子故事两则原文》,欢迎阅读!
庄子,原文,故事
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课文 班级: 姓名: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

1.惠子相(xiàng)梁:惠子在魏国当宰相。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梁,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的别称。 2.或:有的人。 3.恐:害怕。 4.国:国都。 5.往:前往。 6.鹓鶵(yuān ch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7.止:栖息。 8.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9.醴泉:甘美如醴(甘甜,甜美)的泉水。 10.于是:在这时。 11.鸱(chī):猫头鹰。 12.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13.夫():发语词,可不译,或译作“那”。 14.三:虚指,多次 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①吓

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

鹓鶵发于南海:起飞、从。 而飞于北海:到达。 ③之

子知之乎:代词,代指鹓鶵。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助词,的。 古今异义

①非梧桐不止 止: 古义:栖息 今义:停止

②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因果关系 ③搜于国中 国: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 特殊句式

1.倒装句:搜于国中三日三夜(状语后置)

2.倒装句:发于南海,飞于北海(状语后置) 3.省略句:惠子相(于)梁



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

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注释:

1.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又名白鲦。 3.是:这。

4.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5.全:完全,确定是。

6.请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请:请允许我,循:从……说起。其,话题。本:最初。

7.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汝安知鱼乐” 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云者:如此如此。安,怎么。 8.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它,指“鱼之乐”。

一词多义: 1.

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2.

庄子往见之:看望,拜见。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OK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