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立班组安全自我管理的三大机制》,欢迎阅读!

建立团队安全自我管理的三大机制
在传统安全管理方法中,往往把班组放在被动的制约地位,因此收效不佳。而把团队的自我管理机制建立起来,发挥班组安全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使岗位人员自觉抵制各种不安全行为,辩识和整改事故隐患,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
团队的自我管理,主要是自我教育、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警戒。企业主管部门应为团队的自我管理提供方便、全面的服务。
一、按类别编辑班组安全工作记录簿
将团队安全工作手册的内容与团队安全工作记录簿整合,针对各类班组的专业特点,提出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把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标准、制度、知识、事故案例,提炼出安全管理的精华,编辑到工作记录本上,告诉班组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班组通过学习和使用安全工作记录本,就能基本明确一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使每个记录本变成一名“安全员”、一本安全生产教科书。
为了使班组安全生产记录簿贴近实际生产,编辑时要搞好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基层生产实际,从生产实际出发,为班组和岗位工人着想,为班组安全工作服务,力争做到简洁、明了、通俗。
为便于操作,班组相关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岗位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班组“三标”管理标准、日常检查表、违章和隐患内容、最新安全科技成果介绍、常规安全工作提示、安全标志。安全警句等内容贯穿到班组生产活动中,认真写在工作记录本上,为
为班组安全生产提供安全系列“快餐”服务。
通过这种方法,把常规的安全工作要求一下子落实到班组,消除了中间环节,使岗位工人都知道安全标准,熟悉安全知识,直接提高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二、团队的自我管理
班组安全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年度、季度、月度安全工作计划,所有团队成员都可以熟悉团队和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坚持开展班组安全教育,对新职工(包括调换工种的人员)必须经过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并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后,经考试合格,持有合格证方准上岗单独操作。新工人上岗时,签定师徒合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每周有计划地组织班组安全日活动,自觉地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安全工作记录本上的各项内容,从本班组或其它单位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对本班组各岗位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先分析,制定对策,预防事故发生。坚持班前讲安全、班中查安全、班后讲评安全,认真执行班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岗位安全防护器材和安全标志完整好用,定点存放,有专人负责检查和保管。作业现场环境良好,无事故隐患,符合现场标准化要求。班组人员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做到定时、定点、定路线、定安全内容,人人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按工艺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精心操作,维护保养好设备;无违章操作现象,对违章指挥能进行抵制,对本班组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能互相制止。班组要做好安全教育、安全活动、安全检查、违章处罚等工作,做到交接班、操作记录,原始记录清晰、整洁。真实、无差错。
为开展好班组自我管理工作,领导干部每月要参加一次班组安全活动,做到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车间(大队)班组安全员每月检查班组安全工作记录簿,并对记录本上的内容作出处理,最后签字认可。车间(大队)应定期组织对班组考核,奖惩兑现。
三、充分发挥班长的安全管理作用
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是企业生产现场第一线直接的管理者,注重发挥其管理作用,促进其职能向以安全为主转变,是构筑生产安全防线的关键。班组长负有现场工程安全管理,新项目、新设备的验收权,始终身居生产指挥现场,能最早发现、及时处理违章和事故隐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J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