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电影《阿甘正传》看西方个人主义及其价值取向》,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西方个人主义及其价值取向
作者:阳娅琦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2期
摘 要:电影《阿甘正传》从多个方面映射了当代西方文化价值观,其中个人主义尤其被凸显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从个人主义的个人自立取向、个人成就取向、个人自由取向、个人平等取向及个人享乐取向来探讨个人主义在该影片中的体现。 关键词:个人主义 阿甘正传 价值取向
作者简介:阳娅琦(1984-),女,湖南株洲人,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主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引言
电影《阿甘正传》讲述了一个智障者的生活经历,同时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带人们重温了美国六十年代起三十年的历史,并成功摘取了第6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六项大奖。《阿甘正传》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主要因为它融合了足够多的吸引观众的元素,无论是主人公的个人奋斗及其获得的成功还是所串联的美国历史上一个个真实的事件和人物抑或主人公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追怀和感伤,都能给观众带来无穷的遐想和隽永的意味。而这样一部电影也从多个方面映射了当代西方价值观,其中个人主义尤其被凸显得淋漓尽致。
个人主义是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强调个人价值高于一切。在个人主义价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西方人有着多种多样的价值取向,以下结合《阿甘正传》这部影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西方文化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 1、个人自立取向
个人自立取向是西方个人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是一种自立文化。而自主独立也被西方人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然之路。阿甘正是这种自立文化中走出来的一个英雄。
从一个“弱智”到一名全美足球明星,从一位普通士兵到一名乒乓球名将,乃至成为一个拥有百万资产的企业家,阿甘的成功告诉美国人:个人只要不断努力奋斗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活甚至一切。这正是个人自立取向引导下的“美国梦”的真实写照,因此阿甘才成为了美国人崇拜的英雄。
2、个人成就取向
西方个人主义追求的目标之一便是个人成就。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有很强的成就(或成功)意识。他们坚信, 一个人的价值就等于他在事业上的成就。
影片中,由于阿甘有智力缺陷并且腿不能正常弯曲而不得不带上矫形夹,所以只能进 “特殊学校”而不能就读正常学校。然而,阿甘的母亲坚持让他接受正规教育,她总以各种方式让阿甘相信他跟其他人没有区别。阿甘也并不为自己的“笨”感到苦恼,因为妈妈告诉他“笨有笨的作为”。阿甘的母亲就是以这些能理解的方式让他相信自己并相信未来,由此在他身上总能找到美国人所特有的那种乐观向上和积极进取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他在体育和经商等各方面的辉煌。由此可见,成就既是个人前进的动力也预示着诱人的前景。 3、个人自由取向
个人自由是西方文化的核心部分,其强调自由发挥个人潜力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西方社会涌现的社会思潮千奇百态,如“个性解放”、“性自由”等等。
影片的女主人公珍妮是美国现代精神的代表也是六七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象征。他们反对种族歧视,争取民权斗争与性自由,提倡妇女解放而走向女权主义极端。而阿甘虽然单纯地爱着珍妮并且一直希望能与她安定地生活在一起,但对于珍妮一次又一次地离开,尽管他没有办法理解阿甘还是选择了宽容。他简单地认为应该尊重珍妮选择个人自由的权利,让她去过想要的生活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也是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最注重的文化价值观。 4、个人平等取向
西方个人平等观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平等是人的天赋权利”;二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美国的平等观尤其强调机会均等。所以在西方“游戏规则”被看重。
影片中,阿甘与黑人巴布在服役时成为了好朋友。随后两人参加了越南战争,在一次战役中巴布遇难。阿甘退伍后为了实现对巴布的诺言买了一艘捕虾船和丹中尉一起开始了捕虾生涯并最终成了捕虾大亨。同时,在发迹之后他还代替巴布照顾他的母亲。对于阿甘来说,朋友之间应该是平等的跟肤色没有关系,于是他信守了对巴布的承诺,这就是他简单的思考方式。尽管这种思考方式与那个时代的主流文化那样的格格不入,但阿甘依然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美国精神”的象征。同时,丹中尉截肢后从刚开始的消沉到后来一起与阿甘做生意并建立自己的家庭也是一个争取个人平等的艰难过程,即使有缺陷也有享受平等生活平等对待的权利。可见,个人平等永远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主题之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个人享乐取向
个人享乐取向在西方个人主义中也颇为重视。西方人认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应当将快乐当成目的按照自然本性生活。在西方人眼中,没有快乐的生活根本就称不上生活。 《阿甘正传》中穿插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映射了美国当代社会思潮的转变。这些思潮中个人享乐被大力推崇,尤其体现在战后“垮掉一代”的身上。战后,美国社会的各种现实以及越南战争引起了青年一代的强烈不满和反叛,由此他们选择了一条逃避现实、追求享乐以及强调本能的幻灭之路。性的解放、毒品带来的幻游和远离现实社会的流浪和群居生活是他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电影当中詹尼和她的“嬉皮士”同伴就是“垮掉一代”的典型代表。而较之于他们的个人享乐,诚实、善良和执著的阿甘却向当代美国人展示了纯粹的人类良知。 结语
西方个人主义十分重视个人的生命、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利益、个人的自由、个人的享乐等等。它既是一种人性理论, 又是一种处世态度;既是一种伦理原则, 又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总而言之, 个人主义是西方社会文化最深刻的本质所在。因此,西方个人主义是了解西方文化诸方面的一把钥匙。而作为一部在票房和文化两方面都很成功的影片,《阿甘正传》不仅仅是一部娱乐片或励志片,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将这部电影当做窗口来了解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也不失为一个经典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刘莉.奔跑的童话——当代美国的文化经典《阿甘正传》评析[J].电影评介,2009,(14) [2]罗艳丽.《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呼唤与回归[J].电影评介,2006,(19) [3]史良,李季平.《阿甘正传》对个人奋斗的阐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4) [4]应银华.自立文化的英雄——电影《阿甘正传》文化解读[J].电影评介,2009,(09) [5]张安徳.西方个人主义及其价值取向[J].江汉论坛,1999,(9)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J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