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利用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利用乡土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赵露红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9期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使幼儿与环境“对话”。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儿童发展条件,儿童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变化。在今天信息流通快,幼儿接触的世界丰富多彩,教材上单纯的儿歌、故事、歌曲等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幼儿的真正需求,而我们的乡土资源却静静地躺在那儿,等着我们去发现。同时《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强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并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去宣传,让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了魅力,充满了吸引力的乡土资源,走近孩子的视野,走进孩子的生活,从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丰富的乡土资源,为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常言道:心灵手巧。幼儿经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的发展,头脑会变得更加聪明。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易得的自然材料,使幼儿的活动更丰富,更有地方特色。因此,我们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注重本土资源的利用:家乡地处山区,有很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例如:利用家乡盛产的棉、麻、竹、茶、大理石等自然资源,我们开展了科学:《树叶找妈妈》、《茶》,手工:《有趣的树叶画》、《石子画》、《风铃叮当》,音乐:《采茶舞曲》、《江南桂花香》等等。
二、利用乡土材料,丰富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根据孩子们学习的需要而设计的,所以大部分幼儿都非常喜欢区域活动,因为在每个区域里面,幼儿都能找到他们最喜欢做的事。当然,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是关键,如果我们总是以“老面孔”出现在孩子面前,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失去新鲜感的。
我们是一所地处山区的幼儿园,如果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时常更换一些本土材料,那一定会引起幼儿的兴趣,更让幼儿感到新鲜和好奇。比如在美工区,我们可以投放一些赤豆、绿豆、蚕豆等豆类,利用它们来粘贴画,幼儿们特别感兴趣;在种植区,我们可以根据季节变换盆景,秋天我们可以放各种菊花,冬天我们可以换成水仙花,春天我们可以放几枝桃花,迎春花,到了夏天我们可以建议家长们带领孩子去湖边看一看荷花;在动物区,我们可以请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和孩子一起去池塘边捉蝌蚪,并把它们带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一起观察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去花坛里捉蜗牛,并引导幼儿观察蜗牛、认识蜗牛和饲养蜗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Hl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