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中结构的名词解释

2022-08-14 13:19: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文学中结构的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名词解释,幼儿,结构,文学
幼儿文学中结构的名词解释

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特别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但要求作品的主题明确突出,形象具体鲜明,结构单纯,语言浅显精练,情节有 趣,想象丰富,还要使其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都尽可能适合于少年儿童的生理 心理特点,为他们所喜闻乐见。按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对象,儿童文学又分为婴 文学、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 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等。

儿童文学是个比较年轻的文学门类,17 世纪末、18 世纪初是其萌发期, 前主要是口头创作和成人文学中为孩子所喜爱并能部分接受的作品,《五卷 千零一夜》等。18世纪中叶,儿童文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最有代表 性的作品是让雅克卢梭的儿童传记性小说《爱弥尔》19 世纪丹麦安徒生 等童话问世,标志着世界儿童文学进入第一个繁荣期。20 世纪英、苏、美、法、 意、瑞典等国家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则标志着世界儿童文学进入第二个繁荣期。 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儿童及儿童教育问题长期不受重视,故儿童文学 现较迟。有史可考的专为孩子们创作的儿童诗、儿童小说、儿童戏剧等直到晚清 才开始陆续问世。儿童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则始于20 世纪初、五四新 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叶圣陶创作 、发表于20 年代初 童话《稻草人》和稍晚几年问世的冰心的书信体儿童散文《寄小读者》30 年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张天翼,他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是中国儿童文 的杰作。40 年代创作成就突出的有陈伯吹、贺宜、严文井、金近等,他们的 作活动多始于2030 年代 代表作分别为《阿丽思小姐》(陈伯吹)《野 小鬼》(贺宜)《四季的风》(严文井)《红鬼脸壳》(金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儿童文学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1949~1966 第一个黄金时代,新老作家佳作迭出,如张天翼的小说《罗文应的故事》和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冰心的小说《小橘灯》,杲向真的小说《小胖和小松》,徐 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严文井的童话《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 的童话《小公鸡历险记》,陈伯吹的童话《一只想飞的猫》,金近的童话《狐 狸打猎人的故事》,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孙幼军的童话《小布头奇遇记》 葛翠琳的童话《野葡萄》,阮章竞的童话《金色的海螺》,柯岩的儿童诗《小兵 的故事》等。文化大革命10 年中,儿童文学园地备受摧残,呈现一片凋零景象。 1976 10 之后,中国儿童文学进入又一个黄金时代,称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 16年中,创作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 17 年,各个年龄阶段读者的各种体裁儿童文学佳作大量涌现,比较突出的有郑 渊洁、孙幼军、周锐等的童话,曹文轩、张之路、沈石溪等的儿童小说,金波、 圣野等的儿童诗,郭风、吴然等的儿童散文,郑文光、叶永烈等的儿童科学文艺 作品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EI.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