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克思生平简介》,欢迎阅读!

马克思生平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德国莱茵省美丽的小城特利尔 , 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 科学家一一卡尔·马克思的故乡。1818 年 5 月 5 日 , 马克思出生 于一个犹太律师家庭。他在当地接受了良好的中等教育 , 于中学 毕业时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里 , 已经表达出他 为整个人类谋幸福的崇
高理想。 1835 年 10 月 , 马克思进入波恩 大学 , 次年 10 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期间 , 马 克思除 研究法学外 , 主要精力多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马克思参加了 倾向进步的 " 青年黑格尔派 ", 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1841 年 4 月 , 马克思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完成博士论文后 , 马克思于 1842 年 1 月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 撰稿 , 并在 10 月担任了编辑 , 使这份报纸日益鲜明地倾向于革 命民主主义。 1843 年 3 月 , 马克思退出报社编辑部。
1843 年 , 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 从此 , 燕 妮成了马克思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 年 10 月 , 马克思移居巴黎 , 参加工人运动 , 广泛研究历史、哲学、 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他在与卢格合办的《德法年鉴》 上发表文章 , 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 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科学共产主义。 1844 年 8 月 , 马克思与恩格斯 (1820-1895 )在巴黎相见 , 两位伟人从此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合作。
1845 年 1 月 , 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 2 月转到布鲁塞 尔。此时 , 马克思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写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 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 , 马克思又与 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 , 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 历史观。 1847 年 11 月底 , 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共 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 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 1848 年 2 月中旬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 言》问世 , 这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 年 3 月初 , 马 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 , 转到巴黎 ; 4 月初 , 他又返回德 国 , 直接参加革命 , 并于 6 月创办了《新莱茵报》 , 通过报纸宣传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由于德国当局的迫害 , 1849 年 6 月初 , 马克思和家人再次流亡 , 最终迁居英国伦敦。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 , 马克思和家人经历了一生中最为苦难 和艰辛的时期。贫困的生活使得马克思一度濒于绝境。但马克思 没有退缩 , 仍然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 , 常年累月地研读政治经济 文献 , 进行《资本论》的创作。马克思夫人曾经说 " 请您相信 我 , 恐怕没有一本书是在比这更困难的条件下写成的 , 我大概可 以就此写一部秘史 , 它将揭示出很多很多 , 多到无限的操心、忧 虑和痛苦。 "
1857 年至 1858 年 5 月期间 , 马克思写出了第一部经济学手 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 即《资本论》的第一稿。在这个手 稿中 , 马克思运用了一系列重要原理 , 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 本要点。 1859 年 , 马克思利用这个手稿的有关章节写了《政治 经济学批判 》,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此后 , 他又写了 《1861-1863 年经济学子稿》 , 即《资本论》的第二稿。 这一手稿阐述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 也谈到了第二 卷和第三卷的一些内容。其中很大篇幅是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 判 , 这部分后来被编为《剩余价值理论 》。1863 年 8 月到 1865 年底 , 马克思又写了第三部手稿 , 即《资本论》的第三稿。1867 年 9 月 14 日 , {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
1
马克思还积极投身实际斗争。 1864 年 9 月 28 日 , 马克思应 邀出席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 ( 即第一国际 ) , 并当选为协会临 时委员会委员 , 兼任德国通讯书记。之后 , 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 草了许多重要文件 , 为第一国际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 织原则。 19 世纪 70 年代 , 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 》, 深刻 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 首次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两个 发展阶段的认识。此后 , 马克思仍热心指导法国工人党、北美社 会主义工人党等政治组织 , 帮助他们改正思想错误 , 进而成为各 国工人运动的灵魂。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 , 马克思继续进行修改、校订 , 并 反复修改第二卷和第三卷手稿 , 但1883年3月14日,由于反动政府的迫害,极端贫困的生活和长期过度的劳累,马克思在伦敦寓所自己的工作椅上与世长辞。他的心脏停止跳动时 , 面前书桌上还放着正 在修改的《资本论》书稿。马克思死后被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 , 和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马克思的贡献:
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_________卡尔.马克思
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芫从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_________费里德里希.思格斯
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