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十二时辰与养生》,欢迎阅读!

十二时辰与养生
一年有十二月之分,一天也有十二时辰之分。养生,不仅要符合一年四季的变化,还要符合一日十二时辰的规律。只要我们每天按照人体的本性好好生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供养好我们的先天真元,养生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一、十二时辰与养生:
子时(23点——1点)养生 照顾好胆经是最好的进补;丑时(1点——3点)养生 养肝如同养护树木;寅时(3点——5点)养生 娇生惯养的肺经可以这样养;卯时(5点——7点)养生 只有大肠经通了肠道才通畅;辰时(7点——9点)养生 辰时是胃经“瓜分”食物的最佳时刻;已时(9点——11点)养生 脾为后天之本;午时(11点——13点)养生 心经会告诉你有多棒;未时(13点——15点)养生 小肠经能治大病;申时(15点——17点)养生 膀胱经上有“灵药”;酉时(17点——19点)养生肾主封藏;戍时(19点——21点)养生 心包经是一条让人快乐的经络;亥时(21点——23点)养生 三焦通则百病不生。 《黄帝内经》养生五项基本原则: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二、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
1、卯时( 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宜喝水。早晨的运动最好是在 5 点以后再出门,接下来 5 点到7 点是大肠蠕动最旺盛的时间是吃早餐时间
2、辰时( 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需吃早餐。7点到9点则是胃最活跃的时间, 3、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宜慢饮水。9点到11点是脾脏活动时间。
4、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宜午睡。到了午时〈上午的11点到下午1点〉,由于身体在造血因此我们需要较好的休息,所以在这段时间好好的休息,就不容易贫血。
5、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下午13点到15点是小肠运作的时间,所以午餐最好在下午13点吃,
6、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宜运动、多喝水。这段时间要多喝水是重要喝水时间。 7、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宜休息。肾脏活动的时。 8、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宜散步。
9、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宜安静。晚上21点到23点的时间,是免疫系统运作的时间,最好在21点左右就寝 ,
10、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23点到凌晨1点是骨随造血时间 11、丑时( 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凌晨1点到3点是肝脏修复的时间、 12、寅时( 3点至5点 )肺经旺,其中4时呼吸最弱。凌晨3 点到5点是呼吸系统运作的时间。 其中凌晨4点是我们脉搏最弱,心跳最慢的时候,所以,我们在医学上有所谓的〈危险4点钟〉所以家里如有老年人,这个时间就要特别注意。 三、十二经络与十二时辰
1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按照中医理论,寅时是人体阳气的开始,也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必须要有深度睡眠,最怕有人打扰
2.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
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早起不贪睡,晨起首先活动四肢筋骨,打太极拳,叩齿摩面或双手扣后脑,做“鸣天鼓”。 3.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到9点)—胃经旺。
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如稀粥、麦片、包点等。过于燥热的食品容易引起胃火盛,出现嘴唇干裂、唇疮等问题。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活动后喝一杯开水,用木梳梳发百遍,然后洗漱。早餐应该清淡,要吃饱。饭后可以百步走,但不宜做强度锻炼。 4.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造血身体状;“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开窗通风后,可从事脑力活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让眼睛得到及时的休息。 5.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
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段,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这是午餐时间,除要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外,建议可以喝点汤,菜要少盐。酒可喝但不能醉。饭后宜睡半小时,不要过多。
6、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到15点)—小肠经旺。
未时分清浊,饮水能降火;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多喝水、喝茶有利小肠排素降火。
午睡后可做少量和缓的运动,喝一杯水或茶。
7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
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若膀胱有热可致膀胱咳,且咳而遗尿。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喝滋阴泻火的茶水对阴虚的人最有效。
这是最好的学习时间,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活跃。除用脑学习外,要注意多喝水。 8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
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这是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吃少、清淡,可以喝点粥。 9.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准备睡眠,睡前要静心养气,用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洗脚,睡宜采取右侧卧位。 10.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D0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