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岁到3岁儿童教育,如何做到玩和学兼顾》,欢迎阅读!
1岁到3岁儿童教育,如何做到玩和学兼顾
宝宝到了一岁之后,家长就应该多跟其互动,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宝宝开朗的性格。宝宝在跟父母的互动过程中,容易学会很多的知识,掌握不少的本领。那么,一岁宝宝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呢?下面一起来聊一聊。
教宝宝看书。宝宝准备到一岁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开始对书本感兴趣了,尤其是一些绘画书本,或者认识事物的书本,宝宝可能会直接指着书本让妈妈教他。所以,这个时候无论你再忙,都应该抽出时间来教一教宝宝,满足他对知识世界的好奇。
1. 教宝宝数数。一岁大的宝宝,虽然可能对数数不是很理解,不过若是你经常指着宝宝的手指头或者脚指头,教宝宝数“12345”的话,宝宝也会乖怪的聆听妈妈的话语的。
2. 教宝宝说话。大多数宝宝到了一岁,其实都能够讲几个简单的词了,最基本的要数“爸爸”“妈妈”“奶奶”之类很简单的词,此时妈妈应该多教宝宝学习发音,多跟宝宝聊天,这样易于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 3. 多逗逗宝宝。一岁的宝宝是最可爱的时候了,这个时候爸爸妈妈的各种逗乐,宝宝也会开始有反应。当我们把宝宝抛高高,或者压一压宝宝的肚子的时候,宝宝很容易就发出各种欢悦的笑声了。
4. 带宝宝外出。千万不要每日都把宝宝给闷在家里,我们在空闲的时候应该多带宝宝出来认识一下新鲜事物,比如说去逛街、逛超市或者逛公园的时候,都应该让宝宝也出来呼吸下新鲜空气,然后看着琳琅满目的世界,各色面孔、各种事物,会增长宝宝的见闻的。
5. 一起玩早教游戏。根据生长发育,做一些适合孩子的游戏,比如精细动作或者类高高等等,一边解释给宝宝听,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记忆力,还可以让宝宝的语言能力有所提升哟。
6. 识别“我”、“你”、“他。宝宝喜欢认和自己相关的东西,比如衣服、鞋子等。妈妈可以拿着宝宝的鞋子问:“谁的?”“宝宝的”,或用自己的名字代指“××的”,妈妈可告诉说是“我的 ”;如果会说话的宝宝会指着妈妈的鞋子问上述问题,宝宝可能会指着妈妈或说“妈妈的”,妈妈应该告诉宝宝说“你的”;妈妈还可以指着爸爸的鞋子,告诉宝宝是“爸爸的”,也是“他的”。这样,宝宝将学会用“我、你、他”来区分、称呼。让宝宝先学会用“我”称呼自己,用“你”称呼对方,用“他”称呼第三者。
7. 巧学认字。宝宝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后,会有意识地记忆一些汉字,如经常看到的字,家里订阅报纸的名字,食品包装上的字等,熟看后自然
而然地认识。妈妈可以把这些字剪下来,让宝宝重新组合,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就把字给宝宝,作为奖励。宝宝拿到的字越多会越高兴,从而形成对认字的兴趣。通过游戏引导宝宝对汉字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留下愉快的记忆。
8. 背儿歌。找一些专为婴幼儿创作的儿歌,在睡觉前或游戏时念给宝宝听,朗朗上口且容易理解和记忆,宝宝对于富有音乐性的语句也会表现得非常有兴趣,能较快地背诵。富有韵律和喜欢背诵,能较快养成宝宝按顺序记忆的习惯。 宝宝3岁前很多你不理解的行为,大部分都是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具体方式,小部分则和情绪、心理有一定的关系。分青红皂白的强硬态度。应该看到,孩子的“反抗”行为正是促进他们能力发展的心理动力。成人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的某些行为给予适当的鼓励,以促进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动作技巧、能力的发展。
家长要助孩子发展一臂之力,对孩子的反抗行为既不能一味地满足,也不能过多地限制。一味地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执拗;过多地限制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变得顺从和依赖,缺乏自立能力。
拿扔东西,或者说乱扔东西这件事举例。
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发育,先是捏和拿,其次才是捏起和松开。当他们发现自己松开手指之后,原本拿在手里的物体掉落,这个时候就学会了扔。发现了自己会扔东西这项能力,他就会不断尝试体验,尤其是最初的几天——这是一个自我训练的过程,目的是让这个动作成为肌肉记忆,接下来永久写入大脑指令。
这个阶段主要发生在8 ~12个月。如果你留意的话会发现,宝宝在餐椅、婴儿床上更喜欢干这件事,而且如果你捡起来拿给他,他会高兴地再扔一次,如此循环往复——除了自我训练外,这样垂直跌落的扔,也是帮助宝宝认识和感知纵向空间的探索行为。在这之前,他所探索的空间,还是以横向为主。 除了垂直跌落的扔,宝宝从8个月到18个月这个阶段,也会涉及到小臂和大臂 总的来说,你认为宝宝乱扔东西,但其实他们有以下几个目的:
1. 反复练习自己的新技能,发展手指头的肌肉控制力和胳膊的肌肉控制力 2. 培养自己的手眼协调(从起点准确扔到自己在心中规划的终点) 3. 观察物体发生了什么,从而认识物体的不同特性
4. 感知和探索空间,测试自己眼睛看到的距离和扔东西感知到的距离的一致性
5. 发展因果关系(力量越大扔得越远、不同物体扔出去会有不同结果、自己一扔东西就会吸引家长关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B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