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场与科举词汇翻译策略研究——以《儒林外史》为例

2023-06-18 07:3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义场与科举词汇翻译策略研究——以《儒林外史》为例》,欢迎阅读!
儒林外史,语义,科举,词汇,策略
语义场与科举词汇翻译策略研究——以《儒林外史》为例

张丽红;卢志宏

【期刊名称】《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期】2018(042)004

【摘 要】科举制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儒林外史》中以相互依存的科举词汇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词汇围绕科举考试制度体系形成了一个整体语义场,这一总语义场又由若干个具有顺序、同义、部分等不同场型特点的子语义场构成.基于对科举词汇总语义场的科学认知,针对不同子语义场的构成特点选择相应的文化汇翻译策略.科举词汇因其对于该著作的相关度和重现度都很高,也不宜使用透明化的翻译方法,译者应该更倾向于采用抵抗式翻译,并以科举词汇语义场为整体框架,过异化翻译让读者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相异之处,以实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如音译加注释的异化翻译策略可使这一类词汇的翻译更加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科举词汇翻译信息缺省的影响. 【总页数】8(P84-91) 【作 者】张丽红;卢志宏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安徽 合肥230039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基于语义场理论的明清时期科举词汇研究——以《儒林外史》为例2.科举视域下明末清初文人的选刻活动——以《儒林外史》为例3.略谈清代小说家对科举制度的反思——以《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为例4.浅论《儒林外史》科举文化下的异化人格——以周进、范进、严监生为例5.明清小说中的科举与堪舆--《儒林外史》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8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