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入门(转载)

2022-12-25 23:5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医脉诊入门(转载)》,欢迎阅读!
入门,中医,转载
中医脉诊入门(马永刚) (转载)

中医脉学传承数千年,历久弥新,迸发出蓬勃生机,吸引众多有志于中医事业的同道中人痴迷于此。今不揣学识浅陋,兹将中医脉诊入门之法浅析于下,敬请各位同道斧正。 一、中医脉诊基本原理

三焦者,人身三元之气也,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脏腑、五神藏之于内,经由三焦形之于外。歧伯曰:寸以射上焦,关以射中焦,尺以射下焦。《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侯所主曰:寸主射上焦,出须及皮毛竞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胃。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清代医学大家周学海亦论曰:寸、关、尺候,身之上中下者也,浮、中、沉候,经络脏腑之表里者也。此以脉之纵横之部位,主身之纵横之部位。三焦者,统领周身之气,而分隶于胸膈腹,即分配于寸关尺。故寸主侯上焦之脏、腑、官窍、经络、腠理及筋脉肉皮骨,关主侯中焦之脏、腑、经络、腠理及筋脉肉皮骨,尺主侯下焦之脏、腑、经络、腠理及筋脉肉皮骨,三关合而为一,主侯人身上下内外。

人之生,形具而神生,形神合一。形即体质,神即气质,包括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脉象可反映一个人的体质和气质特点,周学海亦论曰:人之禀质,各有不同,而脉应之。总按可体会人之体质特点,一身之中,无论何处气虚,脉之三部皆现弱象。而单按则体会在体质基础上产生的病理变化。关于寸口分候脏脉的根据,《脉诊》一书强调根据气为阳,血为阴的原则而定。认为右手偏于气旺,左手偏于血旺。肺主气,气旺于右,气为肺所统,故以右寸配肺。心主血,血旺于左,血为心所主,故以左寸侯心。脾居中洲,体偏左而气行于右,故以脾候于右关。肝藏血,其体虽右而气化作用实行于左,故以肝候于左关。肾在腰旁,位居最下,故亦候于尺。

脉诊大师寿小云先生在深入研究《内经》等古典医著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脉诊经验提出心理脉象这一失传已久的脉诊理论,寿小云教授在他的脉诊专著《寿氏心理脉学与临床》中指出:心理脉象的总体诊断位置的上界在比病脉浮取略浅的位置,下界到比病脉中取略深的位置。我们在这个领域之间去寻找心理脉象的感觉。具体部位大约在皮肤下尚未接触脉管的位置,到中取按实脉管后略加力的位置之间。心里脉象的诊察以单按为主。 二、脉诊基本方法 1、脉象基本要素

脉象,是由脉位、脉体、脉力、脉率、脉律、脉幅、脉形七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由于这七个要素的变动,因而演变出纷纭繁杂的诸多脉象。周学海提出以位数形势为经,微兼独甚为来提纲挈领,诊脉明理。

位:即脉位,指脉之在浮、在中、在沉及脉位之在内、在外。 数:脉之至数及脉来去之速度。

形:脉管之长短曲直软硬内外,脉管周围组织之形态质地,及脉管与周围组织的形态关系。 势:可分为生理体质,病理体质及心理状态、性格特点之脉势。势者,敛舒仲缩进退起伏之有盛哀也。势因形显,敛舒成形于广狭,伸缩成形于长短,进退成形于前后,起伏成形于高下,而盛衰则贯于诸势之中以为之纲者也。此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非寻常人所能体会(本人也尚未参透)。


2、脉诊心法

《内经》曰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虚,是医者的心要虚。虚乃能容,心虚方可积神。切脉时亦要心虚,即不可先存一丝成见,诚如张登《诊宗三昧》所云:切脉之法,心空为宗。静,是指医者之心要静。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告诫我们:有志于切脉者,必先凝神不分,如学射者先学不瞬,自为深造。因此,诊者当如费伯雄《医醇剩义》所说的那样:诊时,虚心静气,虚则能精,静则能细,以心之灵通于指端,指到心到会悟参观。 3、脉诊指法

指法是脉诊的手指基本功,包括调指与运指两个方面。 1)、调指

平齐指端:三指在诊脉时,必须将三指的指端对齐才能举按一致,用力均匀。

运用指目:人之手指感觉最灵敏的部位,在指端皮肉突起最高的地方,古人将这里称之为指目。 一般均使用指目进行诊脉。 然而指目之下有动脉通过.有些人的手指动脉跳动较明显,常常干扰对患者脉象的诊察.《脉义简摩》针对这种情况,指出:卢氏所用指目,正人指内动脉所出之处,若此似不如用螺纹略前者,正压脉上为常法也。临诊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诊脉部位。 2)、运指 是指法的具体运用。

总按、单按:《诊家枢要》曰:一指单独加压为单按,三指同时加压为总按,单按以分候寸口三部以视病在何脏何腑;总按以审五脏六腑的全体;轻按重按以别沉浮,四者分合并用,才能找出线索,洞悉病所。

(1)举按寻 举按寻是脉诊的基本指法,它通过三指用力轻重的变化,以诊察脉搏的浮沉与力度的情况。如滑寿说: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2)推法 推法是将手指挪移于脉管之上下,内外,以探察通常用举按法所不能察觉的些变化。推法与举按法相对,举按法是浮沉浅深诊候,而推法则是纵横诊候。医学入门》曰:盖脉有隐显,皆阴阳变化错综,须横看,竖看,乃可尽其变。 三、诊脉步骤

1、诊脉之时,医者与病人须调整自己的仪态举止,静心正身,全身放松,使气血运行畅通。 2、医者要做到心空无一物,切不可存有一丝先入之成见,不可使思想带有倾向性,务必尽胸中所蓄,寓孔神于三指头,自然得矣

3、总按,以举、按、寻、推等指法,按位数形势四字求之。左脉属血分,而气实统之,故左脉为血中之气;右脉属气分,而血实生之,故右脉为气中之血。左右脉象互参,以诊察人之体质特点、心理特点。

单按,以举、按、寻、推等指法,按位数形势四字分部次第求之,以诊察在体质基础上产生的病理变化及心理脉象。

最后,总按、单按所得的脉象特点综合分析,以诊察病人之生理体质、病理体质、心理状态及性格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7O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