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随笔

2023-02-19 13:4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读书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教师,读书


最近又读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书中并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大事情,细细碎碎都是家常,字里行间里溢出了她对钟书先生和女儿的思念,看着他们热热闹闹的一家人渐渐地走散了只剩杨绛先生一人独自生活在那曾经温馨快乐的家里„„

初读时我未曾经历生死离别,懂思念却不懂死别的痛。

年底姥爷的骤然离世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亲人离世的痛,八十多的姥姥一下子显得更加苍老了。最初家里人来人往,她总是不停地的回忆,不停地自责没能陪姥爷走最后一段路,她向来看望她的每一个人重复着一样的话,我想大概只有回忆才能让她心理有些安慰吧。后来家里静了下来,姥姥一个人在家里,她常常呆呆地坐在姥爷以前常坐的沙发里不知在想些什么,每每这时小小的房子显得格外大、格外静„„姥姥开始不爱说话了,她不愿外出甚至在家也不愿走动。偶尔去看她,姥姥会格外开心,整个人一下子有了生气,蹒跚着找东找西,絮絮叨叨满是关心,许是年纪大了一句“吃了吗”都会反复问上六七遍。看着这样的姥姥我心里满是心疼„„

再读《我们仨》时,心中不免感怀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一点一滴地将那些回忆再次呈现,每次读到随梦入境,她看阿瑗生病的那一夜一夜,看她写阿瑗和他们的离别,似真似假,想着姥爷的去世,那种死别的痛一下子就击中了我,读着格外揪心。龙应台说,父母子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其实这场渐行渐远的旅行何止是父母子女之间,亲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呢。既然死亡不可避免的,与其怀念不如珍惜当下吧。

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4b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