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绘本象线幼儿园课程象珍珠》,欢迎阅读!
![本象,珍珠,幼儿园,课程](/static/wddqxz/img/rand/big_20.jpg)
绘本象线幼儿园课程象珍珠
绘本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知名绘本画家芭芭拉·库尼的这段描述十分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绘本中图画与文字的紧密联系。
绘本,特指以绘画艺术为主,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叙述故事的书籍。它不仅是“画出来的书”,也是文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的载体。绘本创作可承载中国画、水彩画、钢笔画、铅笔画等多个门类的绘画形式,且带有画家鲜明的个性风格,因而呈现出多样的面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儿童绘本作为绘本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面对的特定读者群体,需要创作者站在儿童的视角,构建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审美喜好与成长需求的故事,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获得德育、智育、美育的多重收获。这极大考验着创作者的艺术创造力与故事创编能力。
对于中国儿童绘本画家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如何在儿童绘本创作中运用中国符号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让孩子们浸润其中,健康成长,是当下儿童绘本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近年来国内涌现出的许多优秀儿童绘本作品中,我们能够欣喜地看到艺术家们为此所作出的努力与探索。
培养“爱人”的精神品格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之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对孩子们来说,尊重生命,学会同情、爱护和帮助他人,是人生路上的重要一课。儿童绘本作为“启蒙老师”,其责任就是要以美的方式上好这一课,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的种子。
试看绘本《猫先生和小小人》,作品中流淌着满满的童真和对仁爱品格的诠释。故事将人与猫的角色进行互换,通过猫的视角让孩子体会人生中的陪伴与离别。这种温暖与苦涩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通过绘本画家王宇葳笔下的画面和文字直抵人心。作者将“猫先生”和“小小人”设计为胖嘟嘟的可爱形象,以吸引小朋友的阅读兴趣。精心编织的奇幻故事隐喻现实生活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每一个来到我们生命里的小动物都是我们人生中值得珍惜的伙伴,善待它们就是尊重我们的每一段旅程。
以角色互换和拟人手法制造情感共鸣,是儿童绘本创作中常见的叙事模式。无论是人物间的互换,还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小读者在换位思考中体会他人的感受,了解生命的可贵,同时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情绪,仁爱之心也在此刻生根发芽。
同样是诠释“仁爱”的主题,绘本《春神跳舞的森林》则以改编民间神话传说的方式,为我们演绎了一段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主人翁阿地用智慧与善良带领动物们保护家园,随着一场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冒险徐徐展开,朋友间的团结协作、家庭中的爱与责任等主题也缓缓流淌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03NG.html